游戏百科

全民族抗战时期江西的根据地建设

转自:团结报

□徐佳佳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协议,对南方红军游击队进行改编。为了确保拥有足够的抗战支点和空间支撑今后在南方的抗日斗争,在改编时,中共中央要求在这些地区保留少量干部和武装,并指示当地党组织围绕“巩固支点、扩大空间”的战略部署,开展敌后游击战。中共东南分局及江西地方党组织根据这一部署,在江西发展了多支敌后抗日武装,建立发展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民族抗战后期接应八路军、新四军南下武装,培养输送一批革命武装和党员干部,为全民族抗战胜利乃至新中国的建设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后,党组织在江西先后建立了瑞阳边根据地、彭湖边根据地、西山根据地、岷山根据地、武山根据地以及湘鄂赣根据地等,并广泛建立了一批游击区(点),作为根据地向外拓展的基础。在这些地区,江西党组织在自身建设、政权建设、军事建设、经济建设和政治动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动抗日根据地发展。

党的建设

1937年8月至12月,中共中央在改编江西境内游击区的红军游击队时,在湘赣边、皖浙赣边、湘鄂赣、闽赣边、赣东北、赣西南、赣粤边留下了少量党员干部。加上新四军在江西各地的办事处、通信处、留守处、接洽处的工作人员,以及召回的少量失联党员、地下党员,全民族抗战初期江西党员很快达到1300余人。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成立中共中央东南分局,领导东南地区党组织和抗日斗争。东南分局撤离南昌后,1938年8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南昌恢复成立了中共江西省委,江西各级党组织迅速恢复或重建,到1941年初,江西党员超过1.5万人,极大地推动了根据地各项工作的开展。

政权建设

全民族抗战时期,党组织在江西抗日根据地陆续建立了一批基层抗日民主政权,如彭湖边军民联合办事处、瑞阳边中心乡民主政府等。其中,瑞阳边中心乡民主政府开展了较为系统的政权建设。1944年底至1945年初,在瑞阳边中心乡民主政府的领导下,瑞阳边建立了11个联村办事处,初步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基层抗日民主政权体系。随后,瑞阳边中心乡民主政府要求各联村办事处组织村民选举主任,并要求确保共产党员、非共产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同时,为了增强基层政权的领导能力,瑞阳边中心乡民主政府还要求所辖基层抗日民主政权举办政治训练班,学习《统一战线》《支部工作》《党的建设》等文件。

军事建设

全民族抗战时期,江西党组织在军事方面主抓两件大事。一是扩大江西各根据地和游击区(点)的兵源,发展敌后抗日武装。其中,1939年1月,由彭泽抗日救国会改组成立的沿江游击大队只有数十人,中共彭泽工委持续开展扩军活动,经过半年努力,部队增加到1000余人。二是提升江西敌后抗日武装的战斗力。党组织通过开设军事训练班,向游击队员传授瞄准、投弹、拼刺刀、格斗、夜战、使用地图等军事技能,并着力培养他们严守政治纪律、军队纪律等素质和品格。1940年至1941年,瑞阳边根据地、彭湖边根据地就多次开办了以通信技术、侦察能力、战斗技巧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经过训练,游击队员作战能力显著增强,并顺利潜入周边日伪军据点,有效获取了日伪军的作战部署、据点分布以及作战态度等信息,为有效打击日伪军创造了条件。

经济建设

全民族抗战时期,江西各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以自给为目标的经济建设。在农业方面,贯彻落实减租减息政策,只保留田赋税和行商税两个税种,并将田赋税中的租谷由每亩3担减为2担,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还发动根据地群众开荒种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1944年,彭泽湖西油店地区党员群众开垦出水田100余亩,并于1945年获得粮食大丰收,为彭湖边根据地的抗日武装提供了6000余斤粮食。在工业方面,因地制宜开设了一批小型被服厂、制药厂、兵工厂和修械所,努力满足民用和军需。1944年,彭湖边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团山头朱家坞第一被服厂、湖西第二被服厂、浪溪草家垄第三被服厂。这些被服厂建立后,有效解决了根据地军民的衣被需求,为根据地军民持久抗日提供了物资支持。在商业方面,江西各抗日根据地广泛发展合作社经济,促进商品流通、丰富产品供给。1943年3月至7月,彭湖边根据地成立了多家消费合作社,积极收购供应军需物资、采购销售民用百货,不仅有效满足了当地军民日常生活需求,而且扩大了彭湖边根据地的财政来源,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

此外,江西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点),还广泛利用标语、漫画、戏剧、歌谣、报刊等载体和集会、培训、上门走访等形式,向各阶层介绍最新抗战局势和党的政策,动员他们为敌后抗日武装筹集物资、提供情报等为抗战提供舆论宣传保障。1944年至1945年,党组织要求彭湖边根据地党员深入走访地方实力派、开明绅士、进步青年等,向他们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经过动员,他们不仅积极为党的敌后抗日武装捐钱捐粮,还主动利用在国统区、沦陷区的社会关系,为党的敌后抗日武装提供情报,推动彭湖边根据地抗日斗争发展。

经过努力,全民族抗战时期,党组织领导的江西抗日根据地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大量兵源和物资,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