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设备的天真的要塌了吗?
11月22日,安徽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采购项目发了一则更正公告:已经中标1.5T高配版核磁的万东医疗突然宣布:弃标。
这已经是近期第二起医疗设备弃标案。10月17日,GE医疗中标了马尔康市人民医院一台3T核磁,没想到3天过后医院发通知称,中标商主动弃标。
这段时间医疗设备领域颠得很。先是各地突然出现满世界举报1分钱、1元钱的“超低价中标”,大多都是检验流水线设备。不少地方废标后再采购,二次招标还是1分钱,暂时无解。这边又是连续两起大设备中标后弃标的事件。
GE医疗弃标的那台3T核磁,中标价899万元。这台核磁今年9月在江苏中标时还是1407万,一个月不到就掉价500万。据称要是按照899这个价供货,经销商要倒亏200万。
万东在安徽中标的那台1.5T核磁也是这种情况。万东的中标品种是i-Field1.5TPlus机型,跟手机一样,Plus属于高配版。2023年时这台1.5TPlus版核磁在宜都市中医医院的中标价是889万。

(万东医疗弃标后,安徽的更正公告)
安徽是医疗设备集采的发源地,外界会认为安徽砍价最狠。可这次倒真不怪安徽,因为这次省采1.5T核磁开出的预算是每台1000万。万东报的400万,应当是在和别家竞价之后才给的价格。腰斩价中标后,万东估计怎么算都不合算,不如弃标拉倒。
这件事说明,医疗设备行业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从官方想方设法让你降价,到现在自觉主动的降价。宁可赔掉保证金,也不能让竞对抢了生意。
设备领域的竞争格局跟药品有点类似,如果拼不动高端设备,那在低端设备领域就只有降价挨宰的份。今年4月,万东的中端磁共振i-Space1.5TPlus中标价打到了200万一台,刷新了国内核磁设备的价格新下限。
低价抢单的结果是:万东医疗今年前三季度历史上首度亏损,营业成本的增速和收入增速极不匹配。
▌你不卷有的是人卷

(万东医疗近几年Q1-Q3净利润表现)
这两天,有一家龙头设备企业股价跌破了200元,有朋友在打听是不是到位了想抄底。看到国内采购这么惨烈的竞争局面,不难得出结论了吧。
公立医院大面积亏损,这是前阵子不少自媒体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其实公立医院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企业不同,收支必须要做成“财政收入+医务收入=医院支出”的格式,严格来说不会“亏损”。不过,医院的确在减少投入。
前阵子“全宇宙最大医院”郑州大学一附院关掉两个院区的消息传开后,公立医院整体收缩的现象终于开始被关注到。2020年开始医院大规模举债扩张,曾让医疗设备行业暖风劲吹。如今医保到处收紧,超前布局的医院等不来相应数量的病人,开始进入痛苦的挤泡沫阶段。
国家想尽办法,用贴息贷款、以旧换新补贴、专项债支持,也抬不起公立医院的财务杠杆。
再加上医疗反腐没有平息的迹象,院长们也失去了大搞建设的动力。
影像类设备对应医院的检查项,IVD和检测设备对应医院的检验项。整体上,设备类企业和IVD企业这几年国内业务都在收缩。连老龄化加深的大趋势都带不起来这两大板块,后面公立医院还会持续缩表,行业日子会更难,短期看来无解。
▌蛋糕做不大了,就只能吃别人的蛋糕
11月12日,联影医疗高调宣布进军超声产品,拼齐了影像设备的最后一块拼图。联影当然说自己不在低端产品上搞价格竞争。但谁都明白,高端产品价格体系崩塌后,低端产品还能维持体面?
从GE医疗2011年高调宣布“上山下乡”的春风计划算起,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在医疗扩张的风口上过了15年好日子。如今是要考虑一下往哪走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