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76年,一位老农参观了战争博物馆,趁周围没有人的时候,他把手朝着文物伸了过去

1976年,一位老农参观了战争博物馆,趁周围没有人的时候,他把手朝着文物伸了过去,刚要摸,一名员工拦住了他,狠狠训斥了他一顿,老农哭着说:这是我用命背回来的,为什么不给我摸啊! 谢宝金,1898年出生。他家里穷得叮当响,18岁就去铁山垅钨矿当了矿工。矿工这活儿,那是拿命换饭吃,但也练就了谢宝金一身的腱子肉。 1932年,那时候红军正在扩招,负责招兵的不是别人,正是毛主席的亲弟弟——毛泽民。 毛泽民一眼就相中了谢宝金。这汉子太壮实了!毛泽民拍着他的肩膀说:“老乡,我看你这身板是个好苗子,跟我们走吧,打土豪分田地,为穷人打天下!” 谢宝金是个实诚人,他就觉得这些人说话和气,是真为穷人好。他憨厚地一笑:“行,我跟你们干!” 入伍后,因为力气大,谢宝金被分到了中革军委总参情报通讯营。红军的通讯设备金贵得要命,尤其是那台68瓦的手摇发电机。这玩意儿足足有60多公斤重。 领导把谢宝金叫过来,指着那台发电机说:“谢宝金,从今天起,这机器就是你的命。人在,机器在!” 谢宝金看着那个铁疙瘩,郑重地点了点头。 紧接着,长征开始了。 试想一下,背着140斤的铁疙瘩,走两万五千里,是什么概念? 还要翻雪山,过草地,还要躲避敌人的飞机大炮。 最惨烈的是湘江战役。血流成河,江水都被染红了。原本负责轮流抬发电机的那个班,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人少了,重量就分摊得更重。 战友们牺牲得差不多了,眼看着发电机就要没人管了。谢宝金急了,他大吼一声:“都别动,我来!” 他一个人,硬是把这140斤的机器扛到了背上。 那可是行军啊,那是泥泞的沼泽,是陡峭的山崖。谢宝金的背上,皮磨破了,肉磨烂了,血水和衣服粘在一起,脱衣服的时候得连着皮肉一起撕下来。 过雪山的时候,空气稀薄,谢宝金扛着发电机,每走一步,肺都像要炸开一样疼。为了不让机器受潮,他把仅有的破棉絮裹在机器上,自己冻得瑟瑟发抖。 他就凭着这股子“蛮劲”,硬生生把这台发电机从江西背到了延安。 到了延安,毛主席听说了这个事儿,专门接见了他,称赞他是“长征模范”。 新中国成立后,谢宝金被安排到了中央金库工作。管着国家的钱袋子。可谢宝金干了几年,却主动打了辞职报告。 他觉得自己没文化,大字不识几个,干不了这么精细的活儿,怕给国家耽误事。再加上常年的劳累让他落下了严重的肺病。 他说:“我还是回老家种地吧,不给国家添麻烦。” 就这样,这位功勋赫赫的老红军,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江西农村。 回乡后,他也没闲着。村里修桥铺路,他带头干;供销社收废品。他就好像不知疲倦一样,总是在干活。 1966年,家里人生病,生活捉襟见肘。乡亲们劝他找组织要点补助。 谢宝金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国家也不容易,咱们有手有脚,能活下去。” 为了贴补家用,他和老伴儿去捡破烂。一个背过国家命脉的老红军,晚年弯着腰在垃圾堆里捡废纸壳。 1976年,谢宝金的肺结核复发了,咳血咳得厉害。在侄子的坚持下,他才同意去北京治病。到了北京,病情稍微稳住了一点,他就坐不住了。 他跟侄子说:“娃,我想去军博看看。” 侄子拗不过他,搀着他去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谢宝金走得很慢,他的眼睛在那些展品上扫来扫去,突然,他定住了。 在那个明亮的玻璃柜里,静静地躺着一台早已斑驳掉漆的手摇发电机。他不再是那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又变成了那个力拔山兮的红军战士。周围的喧嚣消失了,耳边仿佛又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和战友们的喊杀声。 谢宝金颤巍巍地伸出手,下意识地想要去摸摸那个熟悉的摇柄。就在他的指尖快要触碰到文物的时候,一声呵斥打断了他。 “哎!干什么呢!不许摸!” 一名年轻的工作人员冲了过来,满脸怒气。“这是国家一级文物,弄坏了你赔得起吗?” 这几句话,像鞭子一样抽在谢宝金的脸上。他愣住了,手僵在半空中,尴尬、委屈、心痛,各种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 终于,他忍不住了,号啕大哭:“同志,我不坏,我就是想摸摸它……这是我当年用命背回来的啊!为什么不给我摸啊!” 这一哭,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哭懵了。 侄子在一旁含着泪解释:“同志,我大伯是老红军,这台发电机,真是他当年一路背到延安的。” 工作人员的脸红到了脖子根,他慌乱地道歉,赶紧找来领导。馆长闻讯赶来,紧紧握住谢宝金的手,眼圈也红了。 后来,经过特许,工作人员打开了玻璃柜。 谢宝金颤抖着手,轻轻地抚摸着那冰冷的铁架子。一边摸,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着话,仿佛那机器能听懂一样。 “老伙计,我又来看你了。你在这里挺好的,有人照顾,不像跟着我那时候,遭罪啊……” 那天离开博物馆的时候,谢宝金一步三回头。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撑不了多久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回到老家后,谢宝金的身体每况愈下。1984年,这位传奇的老人安详离世,享年86岁。他走得很安静,就像他这辈子一样,不张扬,不居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