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山东省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情况。省国资委副主任秦春玲详解了省属国企三项制度改革成效,通过“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机制创新,让企业活力全面迸发。

“十四五”时期,山东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省属企业各级子企业全覆盖,经理层聘任、考核、薪酬与退出全流程绑定业绩目标。“十四五”期间,省属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比例超80%,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161名经理层成员因年度考核未达标退出原岗位,“有为才有位”的导向全面树立。
实施“五控改革”优化企业管控体系,省属企业总部机构、定员数量分别精减14.9%、15.9%,二级企业管理机构与岗位编制压减率超8%,全级次管理人员占比控制在8%以下。坚持市场化招聘机制,公开招聘比例达100%,“十四五”以来累计招聘约12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占比60%,既优化队伍结构又稳就业。
建立与业绩紧密挂钩的薪酬分配机制,经理层薪酬中浮动部分占比最高达70%,实现“业绩增薪酬增、业绩降薪酬降”。推动20户上市公司开展25期股权激励,8户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激励、5户实施分红激励,同时健全科研人才与苦脏险累岗位收入倾斜机制,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