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很难被攻占,二战美国不用原子弹,也很头疼?回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日本这个国家很少受到其他国家的攻占。这是为何?二战时,要是美国不用原子弹,有没有别的方法让日本遭受重创呢?关于日本为何在历史上,鲜少有被攻占的经历,这个原因还要从他们的地理位置与邻国来说起。 冷兵器时代打仗全靠陆军,日本这岛国四面环海,海就像天然护城河。 那时候船小又没导航,跨海跟赌命似的,风浪大点船就散架,就算凑出船队,登陆时也容易被浪冲乱,根本组织不起有效进攻。 更关键的是,日本地薄资源少,除了点粮食啥值钱的都没有。别国费老大劲打下来,不仅捞不着油水,还得倒贴钱治理,纯属赔本买卖。 所以那时候没人死磕日本,不是打不赢,是实在划不来。 到了二战的时候,日本难打的特点就更突出了,尤其是面对美军的时候,先是地形帮了大忙。 日本本土多山地少平原,美军最擅长用的坦克、重炮,在山地里根本转不开,坦克爬不上陡坡,大炮也没法架在崎岖的山路上,只能靠步兵一点点往上冲,推进速度特别慢。 而且日军早就料到美军会登陆,提前在山里挖了密密麻麻的坑道工事。 就拿冲绳岛来说,日军把山洞打通,还修了地下掩体、弹药库,躲在里面打游击,美军看不见敌人,只能逐个山洞清理,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血的代价。 更让美军头疼的是日军的 “武士道精神”,简直就是不要命的打法,士兵抱着炸药包冲美军阵地,飞行员开着飞机撞美军军舰,这种自杀式攻击让美军伤亡惨重。 光是冲绳岛这一场战役,美军就死伤了近 8 万人,而这还只是进攻日本外围岛屿的损失。 当时美国军方算了笔账,如果要登陆日本本土,估计得付出百万士兵伤亡的代价,这是美国根本承受不起的,最后没办法才决定投原子弹,就是想靠这种强力手段逼日本投降,避免更多士兵送死。 所以说日本的 “难攻”,是地理条件、历史环境和战争狂热凑到一起的结果。 冷兵器时代靠大海挡敌人,靠贫瘠资源劝退对手,二战时靠山地地形、坑道工事削弱美军进攻,再靠 “武士道精神” 的疯狂打法增加美军伤亡。 但不管这些防御手段多厉害,有个道理不会变:再坚固的防线也挡不住正义的脚步。 二战最后日本不还是投降了?两颗原子弹下去,再狂热的战争情绪也被浇灭了,再难打的防御也扛不住正义的反击。 就拿中国来说,近代也遭遇过外敌入侵,咱们的地形虽然也有山地、江河,但比日本的防御条件差远了,可咱们靠的不是地形,而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和平的坚守。 抗日战争的时候,咱们装备不如日军,可咱们知道打仗是为了保护老百姓,为了守护家园的和平,所以军民一心,不管是士兵还是普通百姓,都愿意为了和平拼一把,最后硬是把日本侵略者赶了出去。 再看现在,中国一直主张和平发展,帮其他国家建铁路、修港口,不是为了征服谁,而是想跟大家一起发展,一起过好日子。 反观有些国家,总想着靠武力威慑别人,在世界各地建军事基地,搞军事扩张,最后只会被全世界反对,比如美国在中东发动战争,不仅没带来和平,反而让当地老百姓流离失所,自己也陷入战争泥潭,损耗了大量人力物力。 日本当年靠各种手段撑了一阵子,但终究还是败给了正义,这说明天险只能挡一时,战争狂热更是走不远。 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不是有多少坚固的防御工事,不是有多少不要命的士兵,而是懂得敬畏生命,坚守和平。 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靠打仗能称霸的时代了,大家互相合作、守护和平,才是长久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