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乌克兰消息! 11月25日,乌克兰基辅市军政管理局通报,该国首都基辅市斯维亚托申

乌克兰消息! 11月25日,乌克兰基辅市军政管理局通报,该国首都基辅市斯维亚托申斯基区当天遭俄军袭击,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至少3人受伤。 ​这次袭击发生在25日凌晨,俄罗斯军队动用了巡航导弹、弹道导弹以及无人机对乌克兰发动了联合空袭,乌克兰空军更是在全国范围发布了导弹预警,指出“整个乌克兰都面临导弹威胁”。 你们知道这次袭击有多突然吗?凌晨3点17分,基辅的防空警报突然划破夜空,比平时预警时间整整缩短了8分钟,很多居民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窗外传来“轰隆”的巨响。斯维亚托申斯基区的居民科瓦连科接受采访时说,他刚把孩子抱进防空洞,自家的阳台就被导弹碎片砸穿,玻璃渣溅了满屋子,这种近距离的死亡威胁,让成年人都忍不住发抖。俄军这次用的KH-101巡航导弹是精准打击利器,能超低空飞行规避雷达,而“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速度快到6马赫,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很难完全拦截,再加上“天竺葵-2”自杀式无人机慢速盘旋消耗防空火力,三种武器搭配着来,就是要突破乌军的防御网。 更让人揪心的是伤亡者的情况,4名遇难者里有一对老夫妇和他们16岁的孙子,还有一位下班回家的护士。基辅急救中心的医生透露,那位护士被倒塌的墙体压住时,手里还攥着给病人带的药品,而老夫妇的孙子原本第二天要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受伤的3人中还有一名孕妇,她的腿部被钢筋划伤,虽然经过抢救脱离了危险,但医生说后续还需要长期治疗,能不能保住胎儿还得观察,战争对平民的伤害从来都是这么赤裸裸,没有一点情面可讲。 俄军为啥偏偏选在这个时间点发动袭击?其实早有苗头。11月23日,乌克兰军队在赫尔松方向对俄军阵地发动了小规模反攻,摧毁了俄军两座弹药库,虽然没造成大规模伤亡,但确实打乱了俄军的部署。更关键的是,11月24日是俄罗斯的“团结日”,俄军选择次日空袭,被外界解读为报复性打击,同时也是为了震慑乌克兰的反攻势头。不过军事专家分析,俄军这次袭击的重点其实是斯维亚托申斯基区的铁路枢纽,这个枢纽是乌克兰接收西方援助物资的重要通道,俄军想通过破坏交通线,切断乌军的补给,这种针对基础设施的打击,最终受苦的还是普通民众。 乌克兰的防空系统这次表现怎么样?乌军总参谋部事后通报,当天共拦截了12枚巡航导弹、5枚弹道导弹和8架无人机,拦截率大概62%,这个数字看着不算低,但剩下的漏网之鱼还是造成了惨重损失。要知道,乌克兰的防空力量主要依赖西方援助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和自家的“山毛榉”导弹,“爱国者”虽然先进,但数量有限,只能重点保护基辅、利沃夫这些大城市,而“山毛榉”的拦截范围有限,面对俄军多波次、多类型的攻击,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有乌军防空兵吐槽,他们的雷达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目标,有时候只能凭经验判断优先拦截哪个,那种无力感让人崩溃。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很迅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谴责这次袭击,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平民伤亡。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欧盟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防空援助,近期会再交付一批“IRIS-T”防空导弹。而美国白宫则发表声明,指责俄罗斯的袭击“违反人道主义法”,并宣布将追加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但这些谴责和援助,对于那些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的基辅居民来说,似乎来得太晚了,他们更需要的是当下的安全和安稳的生活。 这场冲突已经持续快三年了,从最初的闪电战到现在的拉锯战,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俄军虽然占据军事优势,但长期的战争消耗让其经济压力陡增,而乌克兰虽然得到西方援助,但国土沦为战场,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民众流离失所。斯维亚托申斯基区的居民现在最盼望的,就是能睡个安稳觉,不用再担心防空警报突然响起,不用再害怕亲人突然离去。战争从来没有赢家,只有无尽的伤痛和破坏,这一点在基辅的废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最关键的是,双方能不能回到谈判桌前?俄军的袭击虽然达到了短期的军事目的,但也激化了矛盾,让和平谈判的可能性变得更加渺茫。而乌克兰在西方的支持下,也没有示弱的迹象,双方的对抗还在继续。但无论如何,平民都不应该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国际社会应该拿出更有效的行动,推动双方停火谈判,而不是一味地输送武器、激化冲突。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