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山东法院知识产权审判服务科技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工作情况。会上,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徐清霜介绍,作为省会司法保护核心力量,济南法院近三年办理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3006件,以专业化审判、机制创新和严格保护,为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筑牢法治屏障。

围绕高端智能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制造等重点产业,济南法院审结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标杆案件。植物新品种案件审理成效突出,连续三年有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种业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涉外蓝莓品种系列案向国际传递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立场。三年来办理计算机软件案件1680件、实用新型专利案件731件,精准护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针对“AI文生图”、实质性派生品种等新型纠纷,组建“专业法官+技术调查官”团队,联动25名各领域技术调查官参与案件审理。通过“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与“资深法官”会议把关规则,8年累计16起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指导性案例,12条办案规则纳入最高人民法院裁判规则库,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司法指引。
济南法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三年审理刑事案件19件,严厉打击侵权犯罪。严格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累计判决赔偿6384万元,彰显“严保护”态度。创新运用公证云、可信时间戳等技术,办理财产保全137件、诉前证据保全69件,22起案件通过诉前保全促成和解,高效制止侵权行为。
深化府院联动,与省知识产权保护部门等签订协同保护协议,委托调解技术类案件251件次,司法确认39起行政调解案件。推行“智能3D证据”管理模式,建模700余件证据,推广“版权AI智审”数字化应用。开展“法护发展”护企行动,走访高新企业、举办专题研讨会,发出12件次工作提示,从源头预防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