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日本各大机场,东京成田、羽田,大阪关西,突然变得格外拥挤,但不是因为游客爆满,而是大量中国公民正在集中办理回国手续。值机柜台前排起长队,有人拖着行李一脸焦虑,有人反复确认航班是否还能起飞。这波“回国潮”来得又急又猛,背后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这几天,日本诸多城市机场的现场画面,真有点“候鸟迁徙”的味道。平时这些机场大多是日本人和各国游客进进出出,但这几天,最显眼的成了咱中国同胞。 不少人凌晨就到机场候着,生怕一觉醒来,航班说没就没。值机柜台前,队伍一眼望不到头。有人边排队,边低声和家人通电话报平安; 有人拎着大包小包,眼里全是疲惫和焦虑。甚至还有人在机场临时买行李箱、临时换汇,能带的都带走,生怕有啥东西落在日本。 不少网友发视频说,现场气氛和以前完全不一样。大家相互间不太说话,更多的是默默盯着大屏幕上的航班状态。 每当听到某个航班取消的消息,排队的人群就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原本热热闹闹的机场,如今多了几分凝重。 说到底,这波“回国潮”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安全感的骤然丧失。回头看看,今年以来,日本社会治安问题就一直在发酵。 别看日本表面光鲜,什么“治安好、生活安逸”,可在咱中国同胞眼里,这一年可真是“风声鹤唳”。 大街小巷的治安状况变差,入室盗窃、暴力抢劫、无差别袭击案接连发生。最让人揪心的是,不止一起中国人在日本遇袭,甚至有人至今没等来破案的好消息。 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变强了,原本以为的“安全国度”,突然就多了几分陌生和不安。除了治安问题,还有一个让人心里发毛的现实:航班一夜之间说取消就取消。 11月24日一早,12条中日航线直接全线停飞。有人昨天还在犹豫要不要回国,今天一觉醒来,发现票都抢不到了。机场现场,不少人都是临时决定走的,行李都没收拾齐全。 不少留学生、华人社群一夜之间炸开锅,抢票群、互助群消息不断。大家都怕慢一步就被“关在门外”。有些人甚至托朋友、亲戚帮忙“抢票”,只要能飞,哪怕多花点钱也认了。 还有不少人提前去机场守着,生怕航班信息变动。有人说,机场里有一家三口拖着大包小包,孩子还在哭闹,妈妈一边安慰孩子一边盯着手机,一副“风雨欲来”的样子。 其实这场“回国潮”并不是无根之水。早在11月14日,咱中国外交部就正式发布了出行提醒,明确说日本治安状况恶化,针对中国人的犯罪事件频发。 提醒中国游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这样的官方提醒,力度可不小。过去大家总觉得,外交部发提醒多半是走走形式,可这次不同了。 一方面是安全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另一方面,日本领导人最近又在台湾问题上闹出了大动静,直接让中日关系“冷到骨头里”。 除了治安和航班,很多中国人在日本的生活氛围也有了明显变化。以前在日本,咱中国人走在街头挺自在的。可最近这段时间,明显能感觉到街头巷尾的“空气”有点不对。 有网友说,最近在超市结账时,旁边日本人盯着自己的眼神都变了。有留学生说,在学校里甚至有人冷嘲热讽,暗示“中国人不受欢迎”。 这波“回国潮”的背后,其实还有更深层的“温度变化”。今年以来,日本高层对咱中国的态度明显变得强硬,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说了一堆让人不舒服的话。 本来经济全球化下,中日两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一旦遇上政治风波,普通人最先“中枪”。这次日本高层的“嘴炮”一出,直接让在日中国人感受到“寒气逼人”。 当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选择离开日本。也有不少人因为工作、家庭、学业等原因选择留下。这种时候,每个人的选择都值得尊重。 留下的要做好自我保护,走的也要安顿好自己的行李和心情。但无论如何,这场“回国潮”都提醒我们: 在大风大浪面前,安全和家才是最重要的。无论身在何处,咱中国始终是那座能让人安心的“港湾”。 每当国际局势变动,都会有一波中国人选择回归。其实不管外面再好,家始终是家。平时可能觉得家乡没啥新鲜感,可一旦外面风雨来袭,才知道家门口的那盏灯最温暖。 日本机场里那些排队回家的身影,说到底,是每一个中国人对安全的本能选择。不是“怂”,更不是“逃”,而是在风暴面前,选择了最踏实的路。 这波“回国潮”让人心里五味杂陈。有人感慨在外多年,头一次觉得“回家”两个字这么沉甸甸。有人则默默在机场留下泪水,告别异国的生活,奔向更有安全感的怀抱。 但无论怎样,经历过这场风雨,每个人都会更加珍惜家人、珍惜安全、珍惜那份踏实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比不上家门口飘出的饭菜香。 风浪再大,咱中国始终是最靠得住的港湾。只要家在,路就在,无论走到哪,安心才是最好的归宿。 参考资料: 《日本机场挤满了回国的人,游客:家里人也在催,担心安全》——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