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听在美国的华人朋友吐槽:自从中日关系紧张后,日本的邻居见面招呼都不打了。这种事听

听在美国的华人朋友吐槽:自从中日关系紧张后,日本的邻居见面招呼都不打了。这种事听着离谱,细想却在情理之中。国家关系的冷风,确实很容易吹进寻常百姓家。但把原因简单归为“自卑心虚”,可能就把问题看浅了。 朋友在东京住了三年,隔壁的西村太太以前每天都会端着自己做的和果子过来分享,最近却连出门都绕着朋友家走。上周朋友家的猫跑出去,正好撞到西村太太脚边,朋友赶紧过去抱猫,西村太太却像被烫到一样往后退,嘴里念叨着“没事没事”,头也不回地进了屋。朋友后来听小区的保洁阿姨说,西村太太的丈夫在政府部门工作,前阵子被领导提醒“要和中国邻居保持距离”,怕被人说闲话。 不过朋友也遇到过不一样的人。孩子的钢琴老师铃木先生,每次上课都会问朋友“最近中国有没有什么好玩的新闻”,还说他去年去西安旅游,被兵马俑震撼到说不出话。有次铃木先生主动提起最近的紧张局势,叹了口气说:“政治归政治,人和人之间不该这样。我爷爷当年参加过战争,他说过永远不能忘记历史,但更不能因为历史就拒绝和邻居好好相处。”这话让朋友挺意外的,原来不是所有日本人都在跟着风向走。 我觉得这种情况挺复杂的。一方面,日本社会的“同调压力”确实能把人压得喘不过气——你不跟着大家一起冷,就可能被当成异类,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西村太太的选择虽然让人不舒服,但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像铃木先生这样清醒的人,其实才是打破僵局的关键。他们敢跳出集体无意识的圈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而不是被媒体和舆论牵着走。 反过来想,我们也不用太在意那些躲着我们的人。朋友说他现在还是会每天早上对西村太太点头微笑,虽然对方不一定回应,但至少自己保持了礼貌。毕竟,国家的强大不是靠别人的笑脸来证明的,而是靠我们自己的底气。那些躲着的人,可能只是暂时被恐惧遮住了眼睛,等风稍微小一点,说不定还能找回以前的邻里情。就像铃木先生说的,历史是镜子,但不是用来隔开邻居的墙。 (字数:约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