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我婆婆断了我老公每月 6000 的房贷,我们两口子已经一个月没联系婆婆了,她也不

我婆婆断了我老公每月 6000 的房贷,我们两口子已经一个月没联系婆婆了,她也不联系我们,结果今天看到婆婆发了条朋友圈,是在云南旅游的九宫格照片,当时我就让我老公赶紧看她朋友圈,我老公在上班,半个小时才回我,说他也不知道我婆婆去旅游了。 这事儿,其实挺典型的。朋友圈那几张照片,就像一根针,一下就把那个叫“家庭和睦”的气球给戳破了,露出来的,是两代人之间越来越骨感的现实。 这已经不是一个月6000块钱还不还的问题了,也不是婆婆该不该去旅游的问题,它戳破了一个特别脆弱的东西,就是我们这代人默认的一个家庭互助模式——我结婚你出首付,我生娃你带孩子,我背房贷你帮衬几年,然后你老了我们给你养老送终。这个不成文的、心照不宣的情感账户,现在有人单方面清仓了,而且姿态还挺潇洒。 这种感觉最拧巴。因为从法律上,你一分钱都挑不出她的错,父母没有任何义务给成年子女还贷。但从情感上,这就像一场漫长的背叛。当初买房时那个“妈一直帮你们”的承诺,让小两口敢于把杠杆加到最大,选择了超出自己当下能力的房子。现在承诺突然撤回,就像把一个刚学会游泳的人,直接从泳圈里拽出来,扔进了深水区,还跟他说:你要靠自己学会独立。 道理都对,但太不近人情。 而且这件事最撕扯的地方在哪?在于婆婆发的那条朋友圈。她不是没钱,她是选择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报告,提到现在很多50、60后退休人群,是国内消费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有钱有闲,比很多年轻人更懂得“活在当下”。他们可能是我们国家第一代,开始大规模实践“为自己活”的退休长辈。 婆婆去云南旅游,可能在她自己的认知里,是天经地义的。辛苦了一辈子,凭什么不能享受?儿子大了,有手有脚,凭什么还要我贴钱?她可能也在害怕,怕自己老了病了,手里没钱,过得没有体面。这种恐惧,和年轻人怕房贷断供的恐惧,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只是,两代人的恐惧,在这一刻撞上了。年轻人觉得是长辈撕毁了“契约”,长辈觉得是小辈在进行“啃老”。谁对谁错?其实没法简单地评判。这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切片,传统的大家庭互助模式,正在被小家庭的独立生存压力,和老年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两头夹击,慢慢瓦解。 那个6000块的房贷,就是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后面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唯一能确定的,是那道看不见的裂痕,可能再也补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