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河南郑州,王女士的公婆把房子借给远房亲戚住,平时两三个人用水,每月水费也就六七十

河南郑州,王女士的公婆把房子借给远房亲戚住,平时两三个人用水,每月水费也就六七十块,可最近抄表员上门,说他们家一个多月竟用了2600多吨水,水费高达27000元!王女士直接懵了,家里又没游泳池,也没漏水,用水量不可能多的这么离谱,抄表员却称表后漏水费用得用户承担,还说按最低阶梯付10000多就行,王女士坚决不认,自己没吃没用水,凭什么交这冤枉钱! 据王女士回忆,之前每月水费也就六七十块,8月突然涨到184.65元,当时她没太在意,没想到10月14日抄表员上门,直接报出个天价水费。 那天抄表员拿着单子,说王女士家这一个多月用了2655吨水,水费高达27000多元。 王女士当场就懵了,她觉得不可能,家里又没开游泳池,也没漏水,怎么会用这么多水? 抄表员却板着脸说,表后漏的水费,得用户承担。 王女士气说:这漏水又不是我让漏的,凭什么要我交这么多钱? 抄表员却说,按惯例都是用户承担,还说已经给调成最低阶梯了,交1万多就行。 王女士说:我一口水都没多吃,凭什么要交这冤枉钱,这水管或者水表说不定坏了呢! 王女士赶紧把家里能漏水的地方查了个遍,厕所、厨房、洗衣机,连墙角旮旯都没放过,可什么问题都没发现。 王女士还特意观察了水表,不用水的时候,水表指针一动不动,这说明也没有暗漏的地方。 王女士觉得水务公司太不负责了,这么大的漏水量,都没提前提醒一下,要是早点发现,也不至于漏这么多水,损失这么大。 她直接反馈给水务公司,要求鉴定水表,看看是不是水表坏了。 王女士觉得这责任不能全揽在自己身上,她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些报道,有些地方因为公共管道漏水,结果让用户承担费用,最后闹得不可开交。 一、对于这种水表前后责任划分,是有明确规定的。 1,表前表后的责任,是按产权划分的。 水表前端公共管道,产权归供水公司或者物业,这部分管道出现问题,责任就在供水公司或者物业。 他们得负责维修,造成的损失,也得他们承担。 就好比小区里的公共水管坏了,淹了楼道,这肯定是物业或者供水公司的责任,他们得负责处理,赔偿损失。 2,而水表后端户内管道,产权归用户。 这部分管道要是漏水了,责任就得用户自己担。 这是因为,用户对自己产权范围内的东西,有管理和维护的义务。 就像你自己家里的水管坏了,把家里淹了,这肯定得你自己负责维修,损失也得自己承担。 不过,这里有个前提,漏水得是用户的原因造成的。 要是漏水是因为供水公司或者物业的设施缺陷导致的,那责任就不在用户了。 比如说,供水公司在安装水表后管道的时候,没安装好,导致管道漏水,这责任就得供水公司承担。 3,如果经过鉴定,水管漏水是因为管道老化、安装问题等用户无法控制的原因,而且不是因为用户使用不当造成的,王女士就不用承担这水费。 要是鉴定结果是用户使用不当,比如私自改动管道,导致漏水,王女士就得承担责任。 要是漏水是因为供水公司或者物业的设施缺陷,比如公共管道压力过大,导致王女士家表后管道破裂漏水,那责任就在供水公司或者物业,王女士也不用交这水费。 二、水务公司是不是应该在水费异常的时候,及时提醒用户呢? 毕竟用户不是专业人士,可能发现不了问题。 确实,水务公司有提醒义务。 根据相关规定,供水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服务质量标准,向用户提供安全、连续、合格的供水服务,其中就包括对用水情况的监测和提醒。 要是水务公司没有尽到提醒义务,导致用户损失扩大,那水务公司也得承担一定的责任。 目前,这起纠纷还在协商中,还没有最终的判决结果。 从法律角度分析,要是能证明漏水不是王女士的原因造成的,王女士有很大可能不用承担这高额水费。 有人认为,要是水务公司提前安装了智能水表,能实时监测用水情况,及时提醒用户水费异常,是不是就能避免这种纠纷呢? 确实,智能水表可以实时反馈用水数据,一旦用水异常,就能及时通知用户,用户可以及时检查,找出问题,避免损失扩大。 这不仅能保障用户的权益,也能减少水务公司和用户之间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