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晚上,小彩旗转了4小时,一共8000圈,期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关键是还不头晕。观众十分不解:转的意义是什么? 2014年春晚的舞台,像被撒了把星星,亮得晃眼。零点的钟声还没敲,观众席上的手机已经举成了小树林,镜头全对着舞台一角那个穿绿裙子的姑娘——小彩旗。 这时候她已经转了快三个钟头,裙摆像朵不停开合的花苞,转得人眼晕。有观众掐着表数,平均一秒钟转半圈,算下来四个钟头就是整整八千圈。更邪乎的是,她脸上总带着点浅浅的笑,眼神亮得像装了星星,既不喝水,也没见她要上厕所,连站在旁边的主持人都偷偷揉了好几次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了场魔术。 “她不累吗?”后排有个大妈戳着老伴的胳膊,“我家孙子转三圈就晕得直吐,这姑娘转八千圈,怕是铁打的吧?” 其实小彩旗转得并不轻松。后台监控里,她的脚心贴满了防滑贴,脚踝上的护腕勒得紧紧的,额角的汗顺着下巴往下滴,滴在裙摆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印子。导演在对讲机里喊:“彩旗,节奏放慢点,还有四十分钟!”她对着镜头悄悄眨了眨眼,算是应了,脚步却一点没松——从排练那天起,她就跟自己较劲,说要转得像钟摆一样稳。 这事儿说起来还有段插曲。刚开始排练时,导演组争议挺大。有人说:“一个小姑娘转四个钟头,有啥意义?不如换个歌舞节目热闹。”总导演却拍了板:“你们想啊,春晚不就是辞旧迎新吗?她转着,就像时间在走,从旧年转到新年,多好的寓意。” 可观众不买账。直播时弹幕刷得飞快: “转这么久,是为了凑时长吗?” “看着都晕,节目组是想考验观众的忍耐力?” “怕不是有啥黑科技,不然早该吐了吧?” 小彩旗的爸妈守在电视机前,手心全是汗。她妈知道,女儿为了这八千圈,提前三个月就开始练。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转,从半小时到一小时,转到后来能边转边背课文。有次转得太猛,一头撞在镜子上,额角磕出个包,哭完了继续转,说“不能让导演失望”。 最险的是彩排那天,舞台地板刚打过蜡,小彩旗转着转着脚下一滑,差点摔出去。她硬是凭着一股劲,借着旋转的惯性稳住了身子,裙摆扫过地板,带起一阵风。下场后,她爸赶紧跑过去,发现她的指甲缝里全是血——刚才急着稳住,把掌心都抠破了。 “咱不练了行不行?”她妈抱着她掉眼泪。小彩旗却摇摇头,把带血的手心在裙子上蹭了蹭:“妈,你看钟表,指针不就是一直转吗?它停了,时间就不动了。我想当那个指针,让大家看着我转,就知道新年要来了。” 直播到凌晨零点,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小彩旗的旋转突然慢了下来。她对着镜头深深鞠了一躬,裙摆终于停下,像朵安静的花。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比任何一个歌舞节目都热烈。这时候观众才突然明白,刚才那四个钟头的旋转,不是瞎折腾——当她转着的时候,后台的歌舞在换场,窗外的烟花在准备,连家里的饺子都在锅里翻滚着,所有人都跟着她的节奏,一起等那个新旧交替的瞬间。 后来采访小彩旗,问她转那么久晕不晕。她笑着说:“刚开始晕,后来找到窍门了——盯着一个点看,心里数着数,就像跟着钟摆走,慢慢就忘了自己在转。”她顿了顿,眼里闪着光,“其实转的时候我在想,全国那么多人看着我,有的人在陪爸妈,有的人在哄孩子,有的人可能一个人过年,但只要我还在转,他们就知道,新年快到了,有盼头了。” 这话让好多人红了眼眶。是啊,生活不就像一场旋转吗?有时候觉得晕,觉得累,可只要不停下来,就总有新的时刻在前面等着。小彩旗的八千圈,转的不是圈,是日子,是盼头,是所有人心里那个“辞旧迎新”的念想。 现在再回头看那段视频,没人再纠结“转的意义是什么”。就像老辈人说的:“有些事看着没啥用,可它在那儿,心里就踏实。”那四个钟头的旋转,早成了2014年最深的记忆——有个穿绿裙子的姑娘,用八千圈的坚持,陪全国人一起,从旧年转到了新年。 (来源:人民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