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嘉兴用好跨境“三员”机制 激活县域金融创新动能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吕同通讯员陈芳芳

本报讯日前,嘉兴市银行跨境“三员”技能大比武决赛举行,进一步提升辖内银行跨境“三员”在政策理解、实务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跨境“三员”机制是我市在县域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分支机构职能调整的背景下,为破解政策传导“中梗阻”、打通涉外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创新推出的一项服务模式。该机制依托“联络员、宣讲员、专管员”专业队伍,协同优化涉外主体服务,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日前,嘉兴某民营家具企业负责人向宁波银行嘉兴分行跨境联络员求助。作为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汇率波动、资金压力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拦路虎”。跨境联络员、宣讲员和专管员一起组成一支专业服务小队迅速上门,在专管员科学评估风险后,联络员为企业开出了“两张药方”:第一张是远期结汇“定心丸”,第二张是应收账款融资“及时雨”。一套“组合拳”下来,企业不仅有效规避了汇率风险,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主动性也大大增强。更关键的是,充沛的现金流让企业研发和扩产计划得以顺利推进。“跨境‘三员’队伍送来的不只是资金和工具,更给了我们做强品牌、出海拓市的信心和底气!”企业负责人由衷感慨。

今年初以来,嘉兴跨境“三员”队伍持续扎根一线、深耕县域,围绕跨境贸易便利化、涉外经济发展与金融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积极作为,为县域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三员”队伍活跃在基层一线,以网格化模式对接全市超1.7万家涉外企业,实现“服务到格、责任到人”。今年初以来,他们已开展政策宣讲超百场,走访企业1700家次,解决各类实务问题700余个,县域汇率避险签约企业近千家,套保比率稳居全省前列。

同时,嘉兴创新设立5家“县域外汇联络站”,将服务窗口前移至企业“家门口”。这些前沿站点通过“三张清单”管理、月度反馈等机制,已为超500家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其中,工行海盐支行外汇联络站仅用两天时间就为一家外贸企业完成千万元级融资审批,及时化解了企业资金周转难题。

在“三员”机制的持续推动下,嘉兴县域涉外业务实现整体跃升——截至三季度末,全市高水平便利化试点企业近700家,县域占比超七成;试点业务规模突破10万笔,金额近150亿美元,同比增长均超30%,县域贡献超八成。

与此同时,多项金融创新试点也在县域落地生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量居全省首位,县域企业占比近七成;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规模达2.2亿美元,县域参与度突破九成;全市直贸融合数据申报完成率超过8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县域企业完成率超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