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一周仅开一天门!嘉兴闹市里的“神秘”小店,5元就能淘到宝……

在嘉兴月河历史街区建银大桥下,

有一家颇有年代感的书店——

樨香旧书店。

这家店的主人叫武克风,

1981年出生,

安徽亳州人。

他和妻子夫唱妇随经营着

这家20多平方米的旧书店。

每到周日,远近闻名的月河古玩集市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长三角城市的古玩收藏爱好者,摆摊、淘宝。临近中午时分,逛完花鸟市场、古玩集市,踱进樨香旧书店,看看刚到的“新货”,有中意的话淘几本旧书回家,这对许多爱好阅读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

一周一天开门迎客

武克风到嘉兴打拼快10年了,这家旧书店是夫妇俩3年前开的。

武克风的生活节奏在上海和嘉兴之间摆动。眼下他租住在上海闵行区,周一至周六在上海收旧书、陈年书画和老物件,周日清晨6点,嘉兴的旧书店开门营业。

他有10多个亲戚在上海从事搬家、废品回收行业,亲戚们经常会直接进到居民家里收货,时常会遇到旧书、书画和老物件,客户要当废品卖。这时,他们就会第一时间联系武克风把消息告诉他,武克风就会尽快赶到,挑选自己看中的书籍和旧玩意儿,和亲戚或者业主谈妥价格,收入囊中。武克风说:

“经营旧书店不是件简单的事,最怕货源不够,这点与新书店相同,书得在一定时间内批量更新,不然,老是一些‘老面孔’,客户就会慢慢流失。”

目前,樨香旧书店里常备五六千册旧书、几百幅画卷,还有一些古玩物件。武克风坚持做到书籍每周更新。每周日,樨香旧书店都会“上新”,更新书籍通常有20麻袋,每袋30多公斤,总量超过600多公斤。

一本书要找对一个人可不容易。有些在书店里能卖掉,有些长时间滞销的只能重新送废品收购点。

经常光顾书店的人,渐渐和武克风熟络起来,有时会托他留意自己感兴趣的旧书,大致开出一个书单范围,有合适的,武克风会微信告诉他们,他们周日一早便会欣喜地赶来提货。

旧书店店面狭小是瓶颈

樨香旧书店是2022年8月开业的,但武克风夫妇从事这行已有10多年了,过去,他们每周末都会到月河古玩市场摆摊。他们刚开始是跟着亲戚做。后来,夫妇俩一直寻思着长期“打游击”总归不是长久之计,什么时候在月河街附近有一个固定店铺就好了,这样更能吸引和培养客户。

武克风告诉记者,樨香旧书店的这个门面是前几年买下来的:

“当时房东觉得短租很烦琐,操心,店面又不大,所以决定出售,这样我就买了下来。”

每到周日,一大早,店门口总会摆放妥当了许多已泛黄卷边的书籍和颇有年代感的小物件。走进店内,局促的空间内,几排书柜“顶天立地”地摆放着,有些旧书则索性堆在地上,中间的柜台上摆满了青瓷碗、玉壶等古玩意儿,还有一些玉石也整齐摆在地上,只留下一条狭窄的通道,顾客进出要侧身而过。

“经营旧书店,恐怕最难的是地段和经营场地,绝大部分顾客是带着‘逛逛’的心态来的,如果旧书店地址太偏僻,缺乏人气,冷落的地方不会专程去,我选在月河老街附近开这个店,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人气。”

“经营场地的大小也是个问题,太小就拥挤,足够大了,一般租金就会较高,如果在上海的话,差不多的地段,月租动不动要一两万元,这样的话,光卖旧书根本连房租也对付不了,像我现在的店也是这样,面积小,书籍不能分门别类地摆放,让想‘直奔主题’顾客有些抱怨,事实确实这样,有时一本分上下册的书,找到了上册,下册可能还在另一个角落。”

“但如果要在现在地方增加营业面积,各方面条件也不成熟。”

这些问题,武克风一直在考虑,如何改变,他一时也有些一筹莫展。

尽力为每本书找到好的归宿

开业以来,樨香旧书店的二手书价格一直定在5元到10元之间,极少数成套售卖的书或者难得一见的书,价格会稍稍高一点。

一家店一周仅营业一天,好在还经营着一些旧书画和老物件,可以多少弥补单独经营旧书的账务窘迫。虽然赚得不多,但夫妇俩还是觉得“一座城市都应该有家旧书店”。

武克风说,时代在变化,科技日新月异,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大小城市里,书店越来越少;人们乔迁新居后,曾经心心念念的书房也渐渐被冷落、被精简;原来书房必需笔墨纸张,现在一台笔记本电脑都能搞定。

20世纪90年代,在公园,甚至在公交车上,拿着本书阅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现在都是人手一部手机。捧着一份杂志或者一本书在这些场合认真阅读,这些曾经司空见惯的场景,现在越来越少。

“我从上海收来的书,差不多有一半多能找到买主,每周要更新,那么肯定要有一批书下架放回仓库。但这些下架的书,我还会保存一段时间,因为行情是不确定的,可能这时卖不掉,过了几个月还可能会有买主,到时再放在店里出售。如果一下子把一时无人问津的书送废品收购站,然后打成纸浆,那是太可惜了啊!”

现在,武克风在自己居住的城南花园附近租了4个车库作为仓库,保存这些库存。武克风说:

“在化为纸浆前,尽量让旧书有缘找到它的新主人,是我感到很快乐、圆满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