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提升|如何避免过度共情
你有过这些体验吗?
刷手机时,特别容易因为负面新闻,感到揪心
会不自觉地被周围人的负面情绪影响,感到心情低落
看到影视剧感人的片段,好长时间都走不出来
·
如果经常陷入这样的情绪,说明你正在经历因共情力太强,而造成的精神创伤
心理学上有一种人格特质叫“共情者”,指拥有高共情力的人。“共情”本身是种温暖且善良的品质,会共情的人情感细腻,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
☀️适度共情是天赋
一只狐狸掉进了地洞。它无助地大声呼救:“我困住了,这里好黑”
一只鹿从上面探下头说:“哦!真是糟糕啊!”它只同情地看着狐狸
一只熊默默地爬进洞里。对狐狸说:“嘿!我知道下面是什么样子,现在你不孤单了。”
·
一个站在远处,给予同情和安慰;另一个则让狐狸感受被理解和被感同身受的慰藉。拥有共情体质的人,无异于拥有一种无比强大的力量
·
🌙过度共情是惩罚
2011年的夏天,《谭谈交通》的主持人谭警官,拦下一辆三轮车。车上堆着很高的树枝柴,上面坐着一人一狗,严重违反了交规
他问骑车的大爷:“你这样做很危险,家人不担心你吗?”
拉车的大爷说,自己父亲走了11年,母亲走了20多年,哥哥走了18年,老婆难产和孩子一起没了。唯一的亲人,是柴堆上坐着的弟弟。弟弟早年喝过农药,是个傻子。车上还有一条狗,养了十多年,快老死了
·
兴许是见过太多人间疾苦,节目中诙谐幽默的谭警官,也因这档节目一度患上抑郁症。因为过度共情和敏感,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
💡想要避免过度共情,需掌握3种能力:
1.辨别情绪
当你强烈共情时,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
在我变得悲伤或兴奋之前,我感受到了什么?
在这种感觉出现前是否发生了某个触发事件?
然后做几次深呼吸或其他事转移注意力,让这种感觉自然消逝
·
2.建立边界
明确什么样的事,会让你感到不适。并在别人越界时,学会决绝,清楚地告诉他们,你不舒服,这件事你不想做或不想听。如果对方无视你的感受,你应该远离这样的人。一定要记住,你不必时刻都善解人意
·
3.自我关照
当你因为过度共情,而感到焦虑、烦躁时,多做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规律的作息、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提升血清素和多巴胺,使人感到快乐
·
🌈愿每一个共情体质的人,对自己多些温柔相待,让生活能继续在善良里芬芳馥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