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小知识|框架效应
💡当你来到超市,看见货架上摆着两种包装的猪肉,分别写着“75%瘦肉”和“25%肥肉”,你会选择哪一盒?
·
事实上,多数人更偏向选择“75%瘦肉”。为什么同样的东西,换个说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框架效应”的威力!
·
心理学上把对同一事物或问题的不一样的描述,导致的不同的结果的现象称为“框架效应”。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或问题的描述,都会产生一个框架,而对方的反应基本就在这个框架限定范围之内
·
举个例子:
A赌注有10%的概率赢得95元,有90%概率损失5元
B彩票有10%概率赢得100元,有90%概率什么都得不到
你会选择哪个?
·
首先,要花点时间才能弄明白这两个问题是相同的。你要决定是否愿意接受某一不确定的可能,即收益95元或损失5元。一个不好的结果如果被描述为不会赢的彩票成本,比被简单的描述成输掉一个赌注更容易被接收。比如,把它写成:花一张彩票的成本去赌但没有赢,会比你输了这场赌局要容易接受得多
·
框架效应的启示:
1. “会”说话
我们往往会在第一反应时选择对于自己更加积极的说法,所以与他人聊天时可用更加积极的语言去替代消极的说法
例:你今天的眉毛不好看vs你今天整体妆容很棒,如果眉毛再改善一点点就完美了
·
2. 好消息vs坏消息
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塞勒提出了四个「公布消息」的原则:
·
🔹️有几个好消息应分开发布。分别经历两次获得的高兴程度之和大于同时经历所带来的总的高兴程度
·
🔹️有几个坏消息应一起发布。两个损失结合起来所带来的痛苦要小于分别经历这两次损失所带来的痛苦之和
·
🔹️有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坏消息,应一起发布。坏消息带来的痛苦会被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所冲淡
·
🔹️有一个大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好消息,应分别公布。好消息带来的快乐不至于被坏消息带来的痛苦所淹没
·
3. 避免被宰
很多商家会张贴营销广告。例:健身房外张贴“每天一杯饮料钱,拥有完美好身材”。我们会进入一个好便宜的框架中,从而冲动消费,其实年费算起来一点不比别的健身房便宜
·
谢谢你来到我的空间🙆♀️
你的喜欢、点赞、收藏和关注❤
都是我写下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