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来了,燃油车注定要步功能手机的后尘? 央媒官宣我国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建成,一场关系每个人日常的能源革命已悄然启幕。 有篇《固态电池的突破,将给生活带来5个巨变,涉及到每个人》的文章,分析了5大未来图景,说得很有道理。 一、文章里的5大未来图景 1. 可能迎来换车潮 固态电池能解决当下用车核心痛点——充电10分钟续航2000-3000公里,终结里程焦虑;无自燃和爆炸风险,百公里成本仅几块钱,电池寿命超整车使用周期。这大概率会掀起换车潮:老旧电动车被逐步替换,燃油车新车、二手车价格同步大幅下跌,而燃油车本身也将随之逐步淘汰,当然也拉动了消费。 2. 更省钱、省心、省时 自驾成本大降,石家庄到秦皇岛往返高铁需500-600元,固态电池汽车仅几十元,节假日出行无需忧没电或费钱;家庭可利用0.3元/度谷电储能,电费减半;户外露营带电池盒可用一周,手机一周一充、无人机续航翻好几倍。 3. 新岗位涌现 固态电池行业3-5年将爆发式增长,出口潜力巨大;原料制造产业同步发展,电池维保店将替代传统4S店,技术人员需转型;超充站遍布停车场、路边、小区,充电桩行业岗位成热门。 4. 家庭储能站普及 固态电池将加速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发展,推动“家庭微型储能站”落地,让家庭用电更灵活便捷。 5. 城市环境越来越好 固态电池普及带动电动车全面铺开后,城市交通噪音大幅降低,PM2.5浓度明显下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雾霾天数变少,晴朗通透的好天气越来越多。 二、固态电池的三大优势:寿命、快充、续航 1. 使用寿命 量产半固态电池:循环寿命600-2000次,总续航36万公里以上,理论可用18年;实际常规用车最低8年,极端工况不低于6年,北汽福田祥菱Q、上汽MG4等车型已实测验证。 实验室全固态电池:循环次数超3000次(部分达万次级),理论寿命20年;2027-2030年量产落地后,极端工况最低8年。 跟液态电池对比:磷酸铁锂实际最低5年,三元锂最低4年(4-5年衰减至60%需更换);半固态电池最低年限高20%-50%,全固态达2倍左右,且衰减更慢,高温、快充对其寿命影响更小。 2. 充电速度 量产车型10-12分钟快充至80%,补充续航400-600公里,低温下仍稳定;比液态电池(快充30分钟以上)提速显著,部分车型支持800V高压快充。 3. 续航能力 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50-450Wh/kg,实车续航超1000公里;全固态电池突破400-450Wh/kg,未来续航可达1200-1500公里,-30℃容量保持率80%以上,终结里程焦虑跟冬季续航缩水问题。 三、黄金搭档: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燃油车没有适配智驾系统的优势 智驾系统跟固态电池是“1+1>2”的技术高度适配,而且智驾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燃油车只能认输。 1. 供电撑得住:高阶智驾的激光雷达、大算力芯片耗电大,固态电池能稳稳承接;燃油车12V电池扛不住,升级48V系统要多花上万块,性价比归零。 2. 控制跟得上:智驾需毫秒级动力调整,电动车电机0.1秒响应;燃油车机械传动延迟0.5-1秒,有安全隐患,做不了高阶智驾。 3. 架构改不了:固态电池车型用的是集成化的智能架构,能快速处理智驾海量数据、专属散热;燃油车老旧分布式架构,改造成本比造新车还高,厂家不会做。 四、二手燃油车:从“代步神器”到“白送别人都不一定要”,相当于步功能手机后尘 “以后二手燃油车送人都没人要”,甚至连新燃油车都缺乏销路,是技术迭代的规律,智能机取代功能手机就是前车之鉴。 一二十年前,功能手机是必备随身品,按当时工资价格可不低。但智能机靠触摸屏、移动支付、语音视频等优势,让功能手机的价值瞬间崩塌,如今功能手机便宜,二手功能手机几十元也无人问津,只少数老年人还在用。 这一幕终将在燃油车身上重演。当前燃油车靠成熟体系维持价值,但固态电池电车(尤其搭配智能驾驶后)的优势正逐步瓦解其竞争力:充电更快、用车成本仅为燃油车十分之一、无自燃风险,补能跟智能体验双领先;叠加政策禁售、限行、年检收紧,燃油车使用成本攀升、流通价值缩水。 短期内,二手燃油车仍有市场,但跟新燃油车一样,销量将逐年走低;长期而言,当固态电池电车全面铺开后,燃油车新旧皆失势,二手燃油车“白送几乎都没人要”,相当于一堆破铜烂铁,这是技术迭代的必然。 技术进步从不会为落后业态而停下脚步,功能手机的淘汰如此,燃油车的落幕想必亦是如此。固态电池带来的不仅是能源和出行变革,更是生活方式的重构,那些曾被依赖的燃油车,终将在时代浪潮中成为汽车历史上的一段回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