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脑洞:俞敏洪的窘境,突显孙东旭的价值 1962年出生,1993年创办新东方,20

脑洞:俞敏洪的窘境,突显孙东旭的价值 1962年出生,1993年创办新东方,2025年身价165亿人民币的俞敏洪,因为去了一趟南极,连发了两次全体员工信(道歉、解释)。 不知道有多少人与我有同样的感觉:董宇辉离职,俞敏洪没有塌房;罗永浩离职,俞敏洪没有塌房;。。。几十年,风风雨雨,俞敏洪的路人缘一直很好,企业内部也没有非常强的,针对俞敏洪的负面评价流出。 2025——1993,32年了,俞敏洪突然“塌房”了? 32年了,新东方经历过多少风浪,俞敏洪也不是完人,32年,俞敏洪口碑,就是遇到罗永浩、董宇辉这种级别的嘴强王者。。。都没塌房,身价165亿,63岁,去个南极就塌房了? 第一次,11月20日,致信全体员工; 第二次,11月22日,又致信全体员工; 第一次的时候,其实,我真没有把这个事情当会事情。 但是,第二次的时候,我的感受不同了:俞敏洪的管控力,减弱了,或者说,新东方内部的冲突加剧了。 这个时候,我的感受,跟不到两个星期前,11月6日,孙东旭离职,联系起来了。 现在我能理解俞敏洪为什么需要孙东旭,而不是董宇辉了。更深刻理解当时,俞敏洪为什么不希望董宇辉这么火了。 俞敏洪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强势管理者!!! 但是,新东方这边涉及的利益摆在那里,必须有一个能协调:俞敏洪、股东、高管、员工。。。等诸方利益的人。 确切的说,这个人,要执行俞敏洪的核心战略,想法,而不是单纯维护俞敏洪的利益。同时,基于执行俞敏洪的战略下,这个人需要协调股东、高管、员工等等多方的利益平衡。 这个活,作为被授权从零开始操盘东方甄选的CEO孙东旭在里面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以,可以理解为什么俞敏洪当初不希望董宇辉太火——给孙东旭出了难题:蛋糕太大了,无法协调利益各方,影响了俞敏洪对东方甄选的战略规划。 最终,因为董宇辉事件,导致了孙东旭逐渐失去了平衡各方利益的威信,说服力。 所以,就可以理解俞敏洪去一次南极,为什么引发内外巨大的舆论效应——不满的各方借助这个由头把火自己烧到了俞敏洪身上——过去由孙东旭承担的防火墙不见了,而孙东旭的离职,平衡各方这个角色出现了权力的真空——内部,内部的不满处理不了;外部,外部的媒体失控,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借助这个事情打压新东方这个竞争对手。 从企业发展而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俞敏洪一直很强。而孙东旭的离职,或许是一个转折:年纪大了,失望攒够了,心气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