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不予处罚、免予处罚事项77项,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启动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

11月24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交通运输厅自今年4月启动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行动中不断完善规范执法制度体系,动态调整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明确不予处罚、免予处罚事项77项、减轻处罚事项40项。

发布会上,省交通运输厅执法局局长陆家鹏介绍,为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企业及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省交通运输厅自今年4月启动整治突出问题规范执法专项行动。

行动中,省交通运输厅完善规范执法制度体系。动态调整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全面考量违法行为的情节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当事人改正情况及主观过错程度等要素,细化量化裁量580项,统一执法尺度,促进类案同罚。明确不予处罚、免予处罚事项77项、减轻处罚事项40项。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减轻处罚案件2.1万余起,切实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出台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和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标准,创新开展“红黄绿”分级分类监管,切实减少重复检查,提高检查精准化水平。依托“鲁执法”平台,优化“综合查一次”,建立健全“事前备案、计划匹配、扫码入企、全程记录、事后评价”管理闭环。截至目前完成涉企行政检查1.5万余次,联合检查率达35.01%,最大限度减少扰企。

持续强化执法监督工作。建立执法数据统计分析研判制度,升级全省交通运输执法系统,开发罚款异常增长和大额罚款监测预警程序,发现问题及时预警、约谈,批量预防高风险行政复议诉讼案件。组织开展20余次直插一线的穿透式检查,实现16市暗访督导全覆盖,持续传导执法监督压力。

优化提升执法便民利企举措。推行说理式执法,将普法、说理、服务贯穿执法全过程。创新“未诉先办”调处机制,试点组建“枫桥式”行业矛调工作站,推动治理重心前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梳理12345、12328行业热线高频事项,挂钩“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机制,推动办结“一件工单”,化解“一类矛盾”。

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统一发布新版执法文书,编制指导案例,规范完善执法工作程序。针对工程质量监管力量分散和多头入企检查频率高、易扰企等问题,创新执法监管“五位一体”新机制,整合主管部门业务处室、重点工程推进机构、省市两级质监机构和综合执法机构等五方力量,统筹制定检查计划、统一扫码入企、统一反馈闭环,实施以来检查次数压缩50%以上。推广非现场“无感执法”新模式,全省建成617处远程监控设施和智能分析平台,超限违法案件无感执法率达85%以上,大幅减少对企业运输的不必要干扰,实现对违法行为的精准治理。(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