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想买羽绒服,是不是都被价格吓了一跳?以前几百块就能拿下的短款羽绒服,现在商场里随便一问就上千,其实这背后是出厂价早就悄悄涨上去了,正规厂家的羽绒服出厂价都快逼近千元了。不少人纳闷,一件衣服而已,怎么突然就这么贵了?其实核心原因就出在羽绒原料上,现在的鸭绒价格涨得简直离谱。 之前90%纯度的白鸭绒,一吨才十几万元,现在直接飙到了五十多万,涨幅都超过两倍了,更别提鹅绒,一吨价格都快上百万了,比一辆高端家用轿车还贵。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一件成人短款羽绒服,居然要凑够100只鸭子的绒才能填充,这么算下来,光羽绒原料的成本就比去年翻了好几倍。别以为只有原料涨价,做羽绒服的面料也没闲着,高密聚酯纤维这种抗风防水的面料,价格也涨了一成多,再加上工人工资每月都得比以前多给几百块,还有辅料、包装、物流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厂家算下来,一件羽绒服的成本根本降不下来,出厂价自然就跟着往上走。 面对高价,很多人想着去直播间淘低价货,那些号称“90%白鸭绒”才一百多块的羽绒服,看着特别诱人,但这里面藏着不少猫腻。业内人士都说,按现在的原料价,光200克羽绒的成本就超一百块了,再加上面料和人工,厂家根本不可能赚钱。这些低价货要么是用纯度只有六七十的羽绒充数,要么是用羽绒加工剩下的“飞丝”填充,摸起来看着蓬松,实际按压后回弹特别慢,穿不了多久就结块,保暖性差远了。 那羽绒为啥会涨这么疯呢?其实和猪肉价格还有关系。羽绒是养鸭子的附属品,今年猪肉价格走低,养殖户觉得养鸭不如养猪划算,就纷纷减少了养殖规模,鸭子出栏量少了,鸭毛产量自然就锐减,原料不够用,价格肯定往上冲。再加上环保政策收紧,很多小作坊因为排污不达标被淘汰,正规产能又跟不上,供需缺口越来越大。而且今年饲料价格也涨了,养殖户的成本增加,进一步推高了羽绒价格。 现在市场也变得两极分化,高端品牌的鹅绒服虽然卖两千多,但销量没受啥影响;而低价的化纤棉服反而卖得越来越好,不少人选择“以棉代绒”过冬。普通消费者逛商场,稍微看得上眼的羽绒服都要八百多,比去年贵了好几百,只能要么咬咬牙买,要么就穿旧款凑活。商家也不好过,不少门店销量比以前下滑了,只能靠搞满减活动吸引顾客,利润比以前薄了很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