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佛山船舶生活污水接收实现全程可追溯

11月22日,佛山三水港区内一艘污染物接收船完成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装置智能化改造,率先配备全省首套防爆型船舶生活污水智能接收设备,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扫码直收、智能计量、数据上云的全流程升级,污染物接收全程可追溯、数据实时透明化,为全省危险防护场景下的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树立了全新安全标杆。

在珠江内河水域,除具备污染物接收能力的码头可为到港船舶提供服务外,过路船、锚地停泊船舶长期面临污染物排解难的困境。船舶污染物接收船的出现,有效填补了这部分流动船舶的污染物接收能力空白,但此类船舶作业流动性强、接收行为分散,给监管工作带来挑战——尤其是污染物接收量缺乏实时验证手段,存在谎报、多报接收量甚至“卖单”等违规风险。

为从根源上遏制此类问题,佛山海事局聚焦船舶污染物接收痛点,以技术创新破解全过程监管难题。此次推广应用的生活污水智能接收装置,深度融合北斗定位系统与物联网技术,集成实时监测、数据远传、电子联单等核心功能,可精准记录每艘船舶的污染物排放量、作业时间及具体位置,所有数据实时接入主管部门监测平台,实现接收、转运、处置全流程可视化监管,让污染物流转轨迹清晰可溯,推动监管模式从“人防为主”向“技防赋能”跨越式升级。

作为全省首个落地于船舶污染物接收船的智能管理项目,其成功实践既得益于佛山海事局对港口污染防治前期经验的充分借鉴与创新转化,更是智能化管理从固定港口向流动水域延伸的关键突破。这一举措进一步完善了“码头接收为基础、水上服务区接收为补充、流动接收为延伸”的三位一体立体化接收网络,不仅健全了内河港口船舶水污染防治体系,更为内河航运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