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在日本政坛最近的一番激烈操作,把情况搅得不安分,靖国神社拜访、日台安保合作的高调提议,几乎把“极端”二字贴在了脑门上。 现场氛围里,她像个拎着炸弹的人,态度嚣张,随时找机会挑战战后规则。日本宪法明确“放弃战争”,可现实里,她带头突破底线。参议院喊话、公开无视原则,这种做法让不少人皱眉。我在想,她是真的不怕后果吗? 舆论部分说她是危险分子,有些人痛骂,有些人却默许,这种奇怪的矛盾感,好像大家都知道她是在表演,可为啥没人真敢拦下她——这背后牵涉的权力网,恐怕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其实吧,她越极端,事情越清楚。对战后秩序的挑战越明确,反而让中国手里更多主动权。相关国际法条款,《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感觉就像是被翻出来又摊回桌面,谁碰谁理亏,谁越界谁尴尬。 琉球群岛、宪法第九条这些老话题,再次被聚光灯照到。日本明里暗里搞防卫预算、发展进攻性武器,本来就不是最近才发生的怪事。只是高市早苗一挑明,国际社会想替日本护短都说不上话。圈里的规律,被杠到最明显那刻,好像什么都藏不住了。 有人会觉得中国是不是也应该赶紧加把火,压一压局势。实际上,节奏的话,还真不是中国单方面能说了算。美国的动作才是关键。最近美国国内的金融状况,很微妙,国债规模巨大,通胀虽然减缓,但经济体系里危机感像长了根。每次压力一大,美联储就降息,2025年起,本来就是一场软着陆表演。不降息,怕经济硬着陆;一降息,美元流动性就宽松。战略收缩,全球部署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日本? 冲绳美军调整、日本获得的军事援助缩水,看似无声,其实是美国盘算自己的摊子,优先级下调。日本失去了美国给的“安全感垫子”,右翼动作未必能继续蹦跶到天上。 这种局面,才是慢火炖鸡——不能着急,不能一下子把火灭了。只需慢慢加压。日本要狗急跳墙也没有靠山,要是放任不管呢,右翼会一点点蚕食底线,这时候再收拾就迟了。中国的应对,像钓鱼岛的巡航、对高科技出口的管制,看着没啥大动静,其实步步踩在节点。每一小步,累计成大局,看起来稀松平常,结果却是绳索越拢越紧。 外面整天有人担心高市早苗是不是要被换掉来“软化局势”。自民党内部盘算,根本离不开右翼票仓和保守群体。换人容易,路线变难。极右路线成了自民党必须要抱紧的“安全带”,不坚持就可能党内失势。 所以,哪怕下一任不是高市,她带来的冲击早就镶进日本政治结构里,不能真说让她走了事情就一切回头。右翼的事实,变不了了。中国的操作空间依然在手里,不怕他们小心翻盘。 现在只要日本继续挑战规则,中国不用主动挑事,静等局势发展,准备随时拿正当权益。这不叫欺负人,也不算搞特殊,国际法和战后秩序在外面摆着。真不知日本那边有没有算清过这笔账?他们到底是想短期内蹦得高,还是看远一点。 很难说日本右翼情绪会不会突然失控,也不好保证下一步美国会不会彻底撒手。但风向现在已经摆在那里,谁想逆着冲,结局未必好看。日本政坛内外不断自相矛盾,是不是谁都在赌,谁都在怕,各怀心思?这些事,不可能一步到位,过程复杂得很。 说到底,日本还舍不舍得把规矩通通踩碎?谁敢把赌注押到底?日本真怕失去现有利益吗,还是只会嘴硬?我其实也没太想明白,你们怎么看,这个节奏到底还能踩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