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果不其然。 日本政坛要员高市早苗突然宣布了,承认此前与中方会谈确认的全面推进

果不其然。 日本政坛要员高市早苗突然宣布了,承认此前与中方会谈确认的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方向不变。 顺着这句“服软”,先捋一下她的底色。高市早苗过去一直是强硬派,既管经济安全,又在对华表态上火力很猛,常把“供应链安全”“科技封堵”挂嘴边。现在换了口风,原因不难想:今年日元一路疲软,日本名义GDP被德国超过去了,企业利润和老百姓的钱包都紧着,继续把关系拧紧只会让产业链更哆嗦。 补充一个现实细节:日本这两年军费是往上加的,五年打算花43万亿日元,2024年度也创了新高,F-35计划到手147架、从美国买“战斧”导弹、国产12式反舰导弹加长腿,海空力量都在硬起来。但硬归硬,生产这些家伙事离不开设备、材料和市场,比如东京电子、SCREEN的设备、汽车零部件、稀有金属的进出,都和中国有千丝万缕。刀磨得更亮不等于把砧板的肉都断供,这就是她口风变软的现实盘算。 把新信息和老框架做个对比更有意思:“战略互惠关系”不是新词,2006年起中日就在这个概念下试着把握节奏——能合作的就把合作做厚,碰撞的地方降温控节奏。高市这次把这个方向重新兜出来,等于告诉国内:嘴上可以硬,但路还是要走在可控的轨道上。 再看时间线,这两年日本跟着美国对半导体设备搞出口限制,名单里有光刻、刻蚀等23项,表面上是“去风险”,但企业账本很诚实——中国市场占比不低,封得太狠订单就瘦。对照荷兰的ASML也是类似做法:限制最尖的,其他能卖的还在卖。所以高市的“回到互惠”话术,更像是在给企业、选票和盟友三头找个平衡点。 现场细节也能说明问题:日本的旅游业、零售业这两年盼客源回暖,日元贬到“买日本更划算”,中国游客回流直接拉动商圈;制造业的订单一旦少了中国这块大盘,工厂的设备开工率、就业都跟着打折。拿生活化的比喻讲,就是店里想上新菜、装修后厨,但每天还得开门迎客、保证现金流。 再往下聊军事层面的对比:日本搞“反击能力”、引进“战斧”,配合12式岸舰导弹的纵深覆盖,是在给西南方向加码;而中国的海空力量这几年也是实打实地长肌肉,055大驱下水服役、运-20投送体系完善、东风系列的反舰与远程支援都在按节点推进。两边都在加器械,这时候更需要沟通的“安全阀”,不然一艘渔船、一个频段的撞车都能让事变味。 说到底,高市这次松口不是转性,是现实把人往回拽:日本要加固防务,也要稳住经济,既要在台面上和盟友一起掰手腕,也要把同邻居的日常来往维持住。她给自己找台阶的同时,也给产业和选民留了条路。 收个尾:一句话,中日这盘棋,先稳住再下,别把牌桌掀了。看后面是不是会落到实处——比如经贸对话能不能紧一点、地方交流能不能多一点、海上沟通机制能不能更顺一点。话说出来容易,动作做出来才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