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岭市铁岭县,一座面积超1000平方米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正成为平安建设的坚实阵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样板、群众矛盾纠纷的“终点站”,更以多元联动的治理效能,为县域平安注入温暖底色。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中,整合政法、信访、人社、住建等17个部门资源,采取“常驻+轮驻+随驻”模式运行,设置群众接待、多元调解、指挥调度等功能区,通过“一窗受理、分类流转、闭环办理”机制,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解决全流程”,让群众烦心事止步“终点站”。
“平顶堡镇建设村垃圾处理厂内突发劳资纠纷,村委会提请综治中心介入!”承包方因资金周转问题迟迟未兑现工资,工人便向项目发包方孙某施压,双方僵持不下、矛盾逐渐升级。村委会第一时间将纠纷提报至镇综治中心,请求联合调处。联合化解机制随即启动,各部门立足职能摆事实、明法理,一方面向承包方释明拖欠工资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引导工人通过合法途径维权。经过数小时耐心调解,承包方承诺按约定时间分期支付工资,这起劳资纠纷当天便得到妥善化解。
“我们在着力打造县级综治中心的同时,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推进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建设,平顶堡镇综治中心就是试点典型。”铁岭县综治中心主任王聪介绍,通过县、乡(镇)两级综治中心联动,破解了过去群众“反映诉求来回跑”“矛盾化解九龙治水”的难题,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解决全流程”。
如果说乡镇综治中心是化解基层矛盾的“前哨站”,那么县级综治中心则以更全面的资源保障、更暖心的人文服务,为群众撑起权益“保护伞”。此前一场交通事故造成王某右腿骨折,肇事司机态度敷衍,保险公司也未及时理赔。受理求助后,中心联合法院、司法、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同步推进,工作人员主动扛起“跑腿”责任,从法律文书撰写、关键证据收集到伤残鉴定申请,全程提供代办服务,最终帮助王某通过法律途径成功追回赔偿款。
这样的案件并非个例。今年8月,铁岭县一饭店员工聚餐饮酒后骑电动车身亡,家属与饭店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矛盾有激化趋势。铁岭县综治中心提级办理,组织多部门及律师研判,依法核算赔偿金额,经调解后实现案结事了。
让出现的矛盾纠纷能依法解决,今年以来,铁岭县综治中心已受理各类法律咨询52件、民事刑事援助案件23件,引导劳动仲裁12件。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心简化流程实现的“一次性办结”,是针对特殊群体推出的“上门服务”,更是多元联动、真心帮扶中传递的司法温情。这些实打实的成效,不仅彰显了综治中心的服务效能,更筑牢了铁岭基层治理的平安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