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自治兴“枫”|绍兴市越城区九龙救援队:用一颗热心串联水陆空救援网

这里是「自治兴“枫”」系列的第[22]篇。

今天,我们看看绍兴市越城区九龙救援队的水陆空全方位救援网。

“本来我只是想拍个照,谁知道会掉下去!太感谢你们的及时出现了,绍兴的救援人员真是好样的!”近日,一位在绍兴犭央犭茶湖游览的老人经历了惊险一幕后,由衷感慨道。70多岁的他本在湖边栈道拍照,谁知道脚下一滑,不慎跌入湖中。

关键时刻,正在水域进行例行安全巡逻的九龙救援队队员王友华和王兴华迅速驾驶冲锋舟赶到,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的应急反应能力,迅速将老人救起。整个过程仅用时短短几分钟,救援队员过硬的业务素养、高效的协作能力收获了游客和群众的点赞。

实际上,这只是绍兴市越城区九龙救援队十一年如一日达成各项救援任务的日常写照。

九龙救援队成立于2015年,2016年11月经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由最初的9名成员逐渐发展壮大至现在的68名队员规模。

队伍始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从帮助游客打捞落水手机、找回走失老人这样的身边事,到救助被困驴友、落水游人、街头伤者这样的急事,11年来,九龙救援队累计参与各类救援任务600余次,还包括2015年“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救援、多次台风抗洪抢险等重大行动,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仅荣获“浙江省最美救援队”“绍兴市优秀义警组织”等殊荣,在9月举行的全省救援队大比武中,队员们凭借平日训练中反复打磨的“离心力救援法”等精湛技艺,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多项高难度救援科目,最终从众多强队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团体一等奖及个人全能奖。队长吴波表示:“我们几乎每周都组织夜间培训,潜水、急救、搜救等技能需要常练常新,只为在危急时刻能够挺身而出。”

因此,救援队成立以来,参与的救援囊括水陆空多领域。2023年至今,九龙救援队累计执行水域救援任务105次,参与队员730余人次,服务时长超516小时。今年夏天以来,救援队分别在环城湖、㹧犭茶湖、黄酒小镇和廊桥等高危水域开展巡逻执勤63次,出动189人次。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九龙救援队还组建了无人机中队,成为了绍兴地区应急救援的“空中尖兵”。目前队内现有持证操作员8名,配备M350RTK热成像无人机、极客桥系留式照明无人机、智能遥控救生圈等先进设备。热成像无人机具备夜间穿透植被探测热源功能,照明无人机可持续照明12小时,覆盖范围达8000平方米。

三年来,无人机中队累计参与救援行动23次,涵盖水域搜救、山地寻人、灾害勘察等多类场景。在2023年富盛五峰岭人员搜救、2025年富盛水库防溺水演练及2024年曹娥江水域救援等行动中表现突出,显著提升救援效率。此外,中队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24年及2025年春节期间执行越城区禁放烟花爆竹巡查任务,累计飞行100余架次,为公共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更好地开展救援及宣防工作,九龙救援队800平方米的宣防基地还做了细致的分区,内部设置包括安全教育VR体验区、互动体验区、消防安全宣传墙等在内的功能区块,通过实景模拟、互动设备等形式,提供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防溺水、消防安全、绳结技能等实用安全知识培训。

救援工作要“快准狠”,安全教育也得及时跟上。因此,以宣防基地为依托,九龙救援队积极开展多元化安全教育。2025年6月,队伍正式入驻王家葑村,建立全省首个乡村田园式生命教育体验馆。基地成立以来,已接待尼泊尔紧急搜救研修班、浙江省红十字会等多批国内外团队参观交流,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除此以外,救援队持续深化与中小学、高校及社会单位的联动机制,积极走进社区、广场、企业园区和校园课堂,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演示急救技能以及“防溺水莲花落”表演等多种形式,普及避险自救知识。今年以来,已开展安全宣教活动125次,有效提升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以专业的救援能力、热忱的公益之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基石,通过先进的科技装备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防网络,绍兴市越城区九龙救援队构建起水、陆、空协同的民间应急救援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致力于成为政府应急力量的有效增援和人民群众信赖的安全守护者。

来源|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