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干部非常现实的一段话: “无论在哪上班,要想混的好,顺人性做人,反人性做事,务必谨记这6件事:1. 能认可就少批评。2. 能分利就别独享。3. 能让人喜欢就别让人嫉妒。4. 做难且有用的事。5. 走远而正确的路。6. 进别人忽略掉的窄门。小职场亦是大江湖,一边借用人性的弱点搞社交,一边对抗人性的弱点去成长。” 部门竞聘前夜,我把打磨半年的方案递给总监。他扫了眼标题就笑了:"垃圾分类数据分析?这可是没人碰的脏活。"茶水间的微波炉正好响起,像在为我们尴尬的对话计时。 三年前刚入职时,我犯过所有职场禁忌。在例会上直接指出副总的数据错误,把团队奖金全用来请客却忘了给直属领导带礼物,最蠢的是在年会上醉酒吐槽公司制度。那晚有七个人录了视频。 最痛的教训是团建登山。我第一个冲到山顶,兴奋地发朋友圈炫耀。下山时发现同事们围坐在半山亭分食野餐,没人给我留位置。主任拍拍身旁的空位:"小陈,登顶的风景好吗?"他眼底的寒意比山风更刺骨。 转折发生在垃圾分类项目。这个谁都不愿接的活计,成了我的窄门。每天在恶臭中统计三千个样本,三个月后竟找出可节省百万处理费的规律。报告会上,我特意把"在总监指导下"标成鲜红色。 现在我的办公室有扇特殊窄窗。正对停车场角落,能看见谁加班到深夜,谁清早来练车。保洁刘姨常来浇花,有次她指着副总的奥迪说:"他车上总放着给老人买的药。" 昨天把市级环保奖奖金分成二十份。给门卫老张那份用红包装着:"给您孙女买文具。"他推辞时,我轻声说:"上次多亏您提醒我轮胎被扎。" 今晨实习生把咖啡洒我身上。她吓得发抖时,我抽出湿巾帮她擦手:"第一次见客户时,我把茶泼在对方财报上。"她突然哭了:"陈姐,他们都让我瞒着你改数据..." 现在每周给年轻同事开"窄门沙龙"。教他们从废弃数据里挖金矿,在边缘业务中找蓝海。总经理偶然路过听见,次日把我叫去:"集团要成立创新项目部。" 暮色中整理竞聘材料,发现五年前批评我的邮件打印稿。红笔批注:"愤怒是野火,智慧是文火。"《菜根谭》恰巧摊在"处世让一步为高"那页。 或许职场真谛就是:用水的柔软顺人性之流,用火的炽热反人性而行。就像此刻窗外,新来的大学生正在帮我搬运档案箱,这本该是他下班的时间。但我知道,他怀里那份我悄悄塞去的项目建议书,明天会让他推开属于自己的窄门。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指出:"批评、指责和抱怨,是人性的弱点。" 智者明白,批评只会激起对方的防御心理。在职场中,多给予真诚的认可,少做无谓的批评,才能赢得人心,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这需要克服人性中喜欢挑剔的本能。 《道德经》有言:"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想要获得,必先给予。在利益分配时,克服人性中的贪婪,主动与人分享成果,反而能获得更多。独享利益终将众叛亲离,分享利益才能聚拢人心。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让人喜欢而非嫉妒,这需要超越自我中心的局限。 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选择做难而有价值的事,需要对抗人性中好逸恶劳的弱点。唯有迎难而上,才能成就非凡。 《论语》云:"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走远而正确的路,需要克服急功近利的人性弱点。目光短浅者只见眼前小利,胸怀大志者方能坚持长期主义。 巴菲特曾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进入别人忽略的窄门,需要逆人性而行。当众人都追逐热门时,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被忽视的角落。 真正的成功来自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在做人方面,我们要顺应人性,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做事方面,我们要反人性而行,克服自身的弱点,坚持正确的方向。 用理解代替指责,用认可激发善意; 用分享凝聚力量,用利他实现利己; 用谦和赢得喜爱,用低调避免嫉妒; 用勇气面对困难,用坚持成就价值; 用远见指引方向,用耐心等待收获; 用独到发现机会,用智慧选择路径。 职场如江湖,既要懂得"顺人性"的处世智慧,又要具备"反人性"的修行勇气。 当我们能够在理解人性的基础上超越人性,就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游刃有余,既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又能保持内心的澄明。 正如古人所说"内圣外王"之道,对内修养心性,对外成就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