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前10月销量超40万平方米 广州海珠新房供需两旺活力足

广州海珠楼市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继南泰路翠城东地块挂牌之后,海珠区又将迎来琶洲中二区住宅地块入市,多位业内人士判断,今年年底广州土地拍卖的重心,将落在海珠。

与土地市场的持续释放相呼应,今年以来海珠一手住宅供需两旺。克而瑞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州成交金额前30的楼盘中,海珠有6个项目上榜。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数据亦显示,截至10月末,海珠区一手住宅可售面积约71.7万平方米,去化周期18.5个月,为全市去化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

广州市海珠区住房和建设局房管科科长孙九洲说,今年前三季度海珠新盘销售面积40多万平方米,与去年基本持平;房地产开发投资已连续多年增长,在市场深度调整期间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和活力。

新盘销量40多万平方米

11月13日,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海珠区住房和建设局指导,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主办的“好房筑家·海珠巡礼”——2025海珠区好房子鉴赏调研会圆满举行。近40位业内专家和媒体代表组成的调研团,依次走访了越秀珠实·皓悦滨江、越秀·江湾潮起和琶洲南TOD三个各具特色项目,共同探寻“好房子”的广州标准与实践路径。

广州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陆毅表示,当前房地产发展的重点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通过精细化运营与产品创新提升增量市场。在海珠区这样配套成熟、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心城区,更需要在每一个产品细节上投入,以让住宅成为承载与传承广府文化的载体。

“海珠作为中心城区,承载着近两百万常住人口,拥有湿地公园、琶洲CBD等优质资源,凭借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活力充沛的优势,能最大程度满足城市家庭对安家立业的期待。”孙九洲说。

海珠今年楼市去化表现良好,主要受益于新盘产品力突出、户型面积更贴合主流需求,以及总价适中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目前海珠多个项目推出90平方米以下的中小户型,如越秀江湾潮起、越秀皓悦滨江、绿城馥香园、中交天翠等,总价普遍控制在四五百万元区间,成为刚需和刚改客群的首选。

以热销项目越秀·江湾潮起为例。项目位于海珠后航道一线,距离珠江最近约200米,江景视野达650~2400米。项目规划4栋住宅,采用高低区分区设计,拥有“新规产品”优势。其中3~23层低区两梯四户,主推建面约96、119平方米户型,总价520万元起;25~37层高区两梯三户,涵盖135、160、195平方米户型,面向改善与高净值家庭需求。

此外,海珠也成为广州高端产品的主战场。克而瑞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广州800万元以上住宅成交3603套,套均单价7.37万元/平方米,海珠以883套位列全市第二。

琶洲南TOD就是高端板块的代表。作为广州豪宅标杆项目,自2022年上市以来累计成交超过337亿元,连续三年拿下广州销售冠军,并获得2022-2024年全国商品住宅项目销售金额总冠军。随着琶洲南TOD近百万平方米综合体建设提速,项目配套不断完善。今年9月,项目与广东实验中学及海珠区教育局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开设36班九年制学校,为片区价值再添支撑。

企业青睐重点地块

楼市销售表现良好,土地市场自然受益。

最近挂牌的南泰路AH0124032地块备受关注,就是因为企业看好销售市场。该地块面积4.2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35万平方米,起拍价约27.5亿元,折合楼面价约1.9万元/平方米。由于须配建约20万平方米商业,地块实际总价超过44亿元,实际楼面地价约3.15万元/平方米,地块将于12月5日正式出让。

企业普遍认为,这块地兼具区位、配套与体量优势,是海珠西少有的“全能型”地块。其2公里范围内有4条地铁线交会(2号线、8号线、11号线、广佛线),通达性突出;规划中的约20万平方米商业在海珠亦属稀缺,市场预期项目将引入昌岗中路小学新校区(最终以政府公告为准)。从体量来看,在海珠西供应多为中小规模项目的情况下,该地块超过14.3万平方米的建面及3.4的容积率,为新规产品带来更大发挥空间,对改善型客群的吸引力尤为明显。

另一宗备受瞩目的琶洲中二区宅地,则被普遍视为年底土拍的“压轴”。这将是琶洲中二区首宗住宅用地,紧邻抖音华南总部,拥有江景景观。地块面积9060平方米,容积率2.5,限高80米,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名义楼面价约4.1万元/平方米、实际起拍地价接近5万元/平方米。由于体量适中、总价可控,该地块被视为“高能级低门槛”的优质标的。

目前,这两宗地块已吸引多家头部房企关注,预计将出现一定的竞争局面。明年,随着地块陆续入市,海珠的居住与发展优势有望进一步强化。

参会专家亦认为,海珠凭借江岛生态系统、成熟城市配套及产业承载能力,已成为广州“好房子”建设的先行区域。随着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加速成型,叠加城市更新深入推进,海珠的宜居与宜业价值正进一步提升,为市场带来更多符合当下需求的高品质居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