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靓
国有企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主体、重要力量。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兵团要充分发挥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兵团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国有企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主体、重要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国资国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兵团要充分发挥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兵团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加快培育国有企业发展新优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和数字化转型深度。兵团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突破口,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的国有企业发展新格局。一要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国有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作用,紧紧围绕兵团七大主导产业和21条重点产业链,主动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创新综合体、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建立完善的创新容错机制,鼓励国企科研人员敢于挑战前沿课题,勇于探索无人区,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二要深度融入“人工智能+”行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当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千行百业。这既是挑战,更是兵团国企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要积极探索先进大语言模型在兵团国有企业的本地化部署,通过构建企业专属知识库打造适配业务的AI助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国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流程、全场景深度融合。如在制造业领域,推广应用“AI+工业互联网”,打造智能工厂、黑灯车间;在城市服务领域,利用AI技术提升交通、能源、水务等公共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在企业管理领域,探索利用AI赋能风险识别、投资决策和国资监管,提升治理效能。支持有条件的国企牵头组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兵团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提供有力支撑。三要全力构筑人才集聚高地,激发国企创新创造活力。国企要发展,必须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健全以企引才、以企育才的体系,针对兵团国有企业发展急需的顶尖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实施更加精准、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打破身份、学历、资历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在关键岗位、核心团队中大胆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市场化薪酬,让真正有能力、有贡献的人才有地位、有待遇。关心关爱广大干部职工,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保障合法权益,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形成企业与人才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生动局面。
牢牢把握战略使命,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兵团国有企业在谋划“十五五”规划时,要自觉在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中找准定位,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一要在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基础设施领域的国企,要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项目建设,畅通经济循环的大动脉;产业领域的国企,要主动加强与西北地区兄弟省市同类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国家级的产业集群,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科创领域的国企,要联合共建一批国家级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二要在打造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中发挥作用。积极参与亚欧黄金通道、中欧班列、新疆自贸试验区等开放通道建设运营,提升通道的辐射能力和经济效益。商贸物流领域的国企,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物流体系,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外经贸领域的国企,要敢于“走出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三要在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中贡献力量。国有企业在推动城市更新、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承担着重要职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标准参与城市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公用事业类国企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确保安全稳定供应,提供普惠、便捷、优质的服务;环保类国企要争当“双碳”工作的先行者,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为建设美丽兵团作出应有贡献。
强化现代治理与风险管控,筑牢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堤坝
完善的治理体系和严密的风险防线,是国企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兵团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高水平统筹国资监管和风险管控,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现代化治理效能。一要持续完善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厘清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固化拓展企业制度建设成果,确保各治理主体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规范运作。高标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突出决策的科学性、程序的合规性,坚决防止“一言堂”或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突出刚性约束和正向激励并重,优化完善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真正让干得好、贡献大的干部职工得到应有激励,更好激发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二要构筑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国有企业体量大、链条长、影响广,风险防范须臾不可放松。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和处置闭环机制,对投资、金融、债务、法律、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风险,进行动态排查和压力测试。要显著提升风险感知的敏锐性,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特别是针对债务风险,要加强穿透式监测,严控资产负债率,优化债务结构,严禁脱离主业的融资性贸易和“空转”贸易。三要增强国资数字化穿透式监管实战实效。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一体化的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实现对企业财务状况、重大决策、项目投资、产权变动、风险预警等关键信息的实时抓取、智能分析和穿透式监管,让数据多跑路,让监管无死角,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监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四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国资国企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各级“一把手”要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主动靠前、担当尽责、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部署一贯到底、落地生根。要持续加强国企党的建设,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做到无缝衔接。要全面从严管企治企,严肃纪律规矩,加强对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资本运作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整治,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奋力开创兵团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兵团干部学院培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