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昨天给我女儿开家长会,真的,五味杂陈 开家长会时的一阵哄笑,至今想起来还胸口

昨天给我女儿开家长会,真的,五味杂陈 开家长会时的一阵哄笑,至今想起来还胸口发闷。前排两个高二男生凑在一起,头挨着头小声嘀咕,话语却像淬了冰的刀子,直直扎进心里。“你看他那样,妈得癌症死了没人管,怪不得死气沉沉的”“可不是嘛,没妈教就是没教养,活该被孤立”,两人一边说一边肆无忌惮地笑,全然不顾这刺耳的话语会传到谁的耳朵里。 散会后我立刻问女儿,才知道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那个被调侃的男生,妈妈两个月前因病离世,从那以后,类似的语言霸凌就没断过。他曾鼓起勇气告诉班主任,老师也找过那两个男生和他们的家长,对方当时点头哈腰地道歉,可没过几天,伤人的话又会变着花样冒出来。 理由很荒唐:“我们就是开个玩笑,又没动手打人,至于这么较真吗?” 可谁能想到,这个被恶意包围的男生,在班里一直是默默付出的存在。同学有难题,他总会耐心讲解;班级搬饭搬书,他永远抢在最前面;就连黑板槽里的粉笔灰,他都会趁课间悄悄清理干净。妈妈走后,他眼里的光少了许多,话也变得格外少,却从没丢掉骨子里的善良。 高二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完整的认知能力,本该懂得尊重与共情,却把别人的苦难当成消遣的谈资。这从来不是“年少无知”的借口,而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父母没有教会他们换位思考,老师的批评教育也没能触动他们的内心,才让他们把刻薄当个性,把伤害当乐趣。 语言的杀伤力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那些随口而出的恶言,就像一根根细针,不断刺痛着受害者的心灵,甚至可能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我们总盼着孩子成绩优异、前途光明,却忘了最基本的善良与教养,才是人生路上最珍贵的底色。尊重每一个人的遭遇,体谅他人的难处,这份同理心,值得每一个孩子用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