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一旦台海开战,美国将有92%几率打败解放军!”美智库2年前发出警告。要是台海真打起来,美国跳进来搅局,会是个啥结果?两年前,美国一家智库搞了个报告,直指美国有92%机会赢过解放军。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依赖航母战机的情况下,美国出动了150架战略轰炸机,并携带了超过2200枚AGM-158C反舰导弹,对解放军进行了有力打击,主要目标是摧毁解放军的收台舰队。在他们进行的24次模拟作战中,美军取得了21次胜利。因此,他们认为,而解放军几乎注定失败。 当时推演设定的场景挺具体:大陆先甩导弹瘫痪台湾机场和指挥部,美军从关岛、日本基地出动,用远程导弹打击登陆舰队。 游戏里美方赢是赢了,但代价看得人头皮发麻 ——10 到 20 艘军舰沉了,其中还包括两艘航母,200 到 900 架飞机报废,士兵伤亡好几万。 日本更惨,境内基地挨炸,经济直接停滞,台湾的城市和港口成了废墟,大陆登陆部队也因为补给线被切断伤亡惨重。说白了,这所谓的胜利,本质就是自损八百换的伤敌一千。 更关键的是,这份报告的前提早跟不上现实了。当时他们预测 2026 年大陆只有几艘 055 驱逐舰、三艘航母,歼 - 20 数量也有限,可现在都 2025 年底,第八艘 055 已经下水,福建舰海试进展顺利,第六代战机的消息频频传出。 卫星图像显示,大陆导弹生产基地新厂房遍地,产能翻了倍,库存比两年前涨了 50%,无人机群规模更是远超推演假设。 反观美国,当时仗着长程反舰导弹库存占优,可现在他们自己都承认,生产速度赶不上消耗,库存早就吃紧了,连台湾付款买的海马斯、F-16V 都拖了好几年没法交货。 推演里那些想当然的设定,在现实中根本站不住脚。报告假定美军能立刻动手,日本基地随便用,可美国国会早有规定,总统想介入台湾得国会点头,程序拖上十天半月太正常了。 日本那边更别说,超 40% 的民众反对介入台海,冲绳人天天抗议美军基地,社交媒体上全是 “让政客家族先上战场” 的讽刺声音,政府就算想卷入,民意这关都过不去。 推演里大陆赢的两次,恰恰就是美军晚介入几天、日本不肯开放基地,防线立马就崩了,这反而成了最贴近现实的结果。 美国高层其实比谁都清楚风险。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今年在参议院听证会上直言,台海冲突会让美国付出 50 万人死亡的代价,国内 GDP 得跌 10% 到 12%,比大萧条还惨。 他算过一笔账,台海航道每年运着 5 万亿美元的货物,一旦中断,亚洲 GDP 得下滑 25%,全球供应链全得乱套,手机电脑这些依赖芯片的产品会集体涨价。更没谁敢赌核风险不升级,现在多国战略力量在西太平洋交织,一点摩擦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这两年军力对比的变化更明显。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事活动强度涨了 300%,演习从月度变成周度,还融入了 AI 指挥系统,响应速度比以前快得多。 美军自己都承认,在印太的飞机和舰艇已经不占优势,造船速度更是差得远,中国每年能造两艘以上潜艇,美国才 1.4 艘。 台湾当局想靠军购撑场面,可《中国时报》早就点破了:晶片厂一熄火,供应链就回不来了,外资会彻底跑路,高龄化社会一受创,根本扛不住战火冲击。 现在美国参议院急着通过法案审视对台政策,日本首相嘴上喊 “台湾危机就是日本危机”,可基地扩建计划卡着不动,这些动作都透着心虚。 大陆军演越来越逼真,围岛演练成了常态,但从来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守住核心利益。就像帕帕罗建议的,与其搞对抗,不如投资高超音速武器和无人平台补短板,可这进度根本赶不上。 说到底,那份 92% 胜率的报告,更像给国会要军费的借口。两年过去,大家看得越来越清楚,台海冲突没有赢家,美国赢了也得元气大伤,台湾会沦为战场,日本得跟着遭殃。 和平从来不是喊出来的,得靠对话和克制,毕竟不管是大陆民众对统一的坚定,还是台湾百姓盼稳定的心愿,都容不得战争来践踏。 对于美国智库的兵推,解放军不需要在意他们的政治立场和所谓的胜率,解放军需要做的,是针对美军的优势,解决具体的短板,做出有效的防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