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出通报! 原定于11月25日前往中国的日本企业访问团,却被日本政客的错误言论泼了冷水!20多家日企访华合作泡汤,3000人交流活动被叫停。 这起事件的导火索,正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公然发表的涉台错误言论。她在国会宣称“台有事”可能构成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这种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行,彻底点燃了双边关系的紧张氛围。 中日两国作为全球第二和第四大经济体,经济上早已深度绑定、唇齿相依。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达3083 亿美元,中国连续16年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本则是中国关键技术和中间产品的重要供应方。2025年1-8月,双边贸易额再达1960.7亿美元,同比增长4.7%,这份亮眼数据背后,是无数企业的深耕与民众的期待。 被搁置的20多家日企,大多来自汽车、电子等中日合作核心领域。要知道,丰田、本田等日企在华建有庞大生产基地,仅日产2025年4-7月在华产量就达19.93万辆,中国市场早已是它们的“命脉所在”。58%的在华日企曾明确表示,2025年愿意维持或增加对华投资,64%的日企对中国营商环境表示满意,这才是日本企业界的真实心声。 3000人交流活动的叫停,更是让无数前期努力付诸东流。就在不久前的10月,成都还举办了对日开放合作经贸对接活动,日企代表深入考察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现场达成多项签约,足见双方合作意愿有多强烈。这种基于互利共赢的交流,却被政客的一己之私强行打断,实在令人惋惜。 日本政客的错误言论,早已在日本国内引发一片反对。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直言“日本绝不应插手台问题”,前首相石破茂批评其言论近乎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东京新闻》更是痛斥其言论“极度轻率、草率”。 事实上,这种损害已经显现。受局势影响,日本旅游板块大幅下挫,东证旅游指数跌幅超14%,中日航线占比达24%的日本航空股价持续走低。中国游客占日本入境消费的27%,若持续减少,日本每年将损失2.2万亿日元,相当于GDP的0.36%,这样的经济代价谁能承受? 更讽刺的是,日本企业界一直在积极拥抱中国新动能。丰田官宣在上海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工厂,松下在苏州加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些布局都彰显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而政客们却在背道而驰,用政治操弄砸了企业的“饭碗”,这种短视行为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 中日产业链的互补性早已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格局。日本半导体设备30%产能依赖中国市场,而中国光刻胶79%依赖日本供应;中国车用SiC器件91%技术依赖日本,日本光伏逆变器IGBT模块60%原料来自中国。 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也是中日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日本政客应当认清现实,停止越线玩火,收回错误言行,否则只会让日本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