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新三件大事”蹄疾步稳玉林发展画卷壮阔铺展

近日,随着苍容高速8标十里枢纽互通钢箱梁顺利合龙,项目涉路施工取得重大进展。截至目前,苍容高速8标已经完成工程总量90%以上,将于今年12月底完成建设,通车在即……这是我市积极推进“联运河、织水网、建枢纽”新三件大事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2024年12月30日,历经5年建设的南珠高铁南玉段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市此前擘画的“三件大事”全部从宏伟蓝图照进现实。乘势而上启新程,立足新的发展起点,我市紧扣时代脉搏、锚定未来愿景,顺势提出并全力推进“联运河、织水网、建枢纽”新三件大事,一幅更为壮阔的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目前,“新三件大事”的推进蹄疾步稳、多点突破,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艘从非洲莫桑比克贝拉港启运、载有9200吨锂精矿的货轮直抵玉林海港码头并顺利完成接卸。(资料图片)

锚定运河机遇

玉林“联运河”建设蹄疾步稳

“自玉林市新三件大事动员部署会召开以来,全市上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深入推进‘联运河’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市发展改革委区域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为深度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我市从顶层设计入手,筑牢发展根基。在规划编制上,主动对接自治区《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十五五”实施方案》等重点规划方案,推动龙潭临港产业园区、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园区,7个特色产业布局,以及梧州至玉林(岑溪)城际铁路、梧州经玉林至钦州公路等交通项目初步纳入规划蓝图。在项目谋划上,积极推动一批“联运河”重大项目纳入自治区“十五五”规划及平陆运河经济带重点项目库,争取国家、自治区层面资金与要素支持。在机制完善上,印发《玉林市“联运河、织水网、建枢纽”总体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分工表,建立近、中、远期重大项目滚动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点开花,打通“联运河”物理通道。海上联通持续加密,玉林海港码头获批对外开放,顺利开展国际业务并实现非洲直航货物接卸,今年前10月货物吞吐量达363.56万吨,与钦州港的联动日益紧密。陆路通道加快构建,梧州经玉林至钦州(玉林至浦北段)高速公路、G324石南至大江口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玉林至钦州货运铁路同步谋划,将进一步畅通与北部湾港、平陆运河及西江的陆路联系。

江河海联运格局加速形成,谋划玉林画眉河短支航道工程及兴业港项目,推动贵港东津、下山庙等港口合作共建,旨在打通“玉林兴业—西江—平陆运河—钦州港”水运通道。目前,下山庙作业区5号至7号泊位正在开展征地拆迁,东津作业区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服务能力与产业体系双轮驱动,提升“联运河”发展质效。在服务衔接上,完成大宗货物物流进出口调查摸底,加快玉林国际陆港、兴德国际智慧物流园、玉林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建设,积极对接融入自治区运河经济带现代物流信息化一体化建设,争取数据互联共享,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在产业构建上,以G324国道兴业段为轴线,向西拓展临港产业,重点发展建材家居、林产化工、绿色食品等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本地企业深度参与运河经济带建设,玉柴船用发动机在西江和北部湾市场的年销量超200台(套),平陆运河60%以上的工程车辆装配玉柴发动机,首艘搭载玉柴LNG主机的5000吨级船舶已开工;兴业海螺累计供应运河建设水泥超20万吨,为经济带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织水网”惠民生

玉林水利建设跑出加速度

当前,走进龙云灌区工程蟠龙水库项目现场,机器轰鸣渐歇,水库枢纽闸坝段、左岸重力坝等核心设施已基本完工,一座雄伟的水库轮廓清晰显现,气势初成。预计本月底,这座水库将全面建成。蟠龙水库的即将落成,不仅见证着工程建设的攻坚成果,更标志着我市自2024年7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以来,已从“创建”阶段稳步迈入“建设”深水区,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

在推进“织水网”举措中,我市聚焦建设重点,多点突破、蹄疾步稳。在标志性工程建设上,龙云灌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7.55亿元,占总投资的82.93%,蟠龙水库、云良水库、中甘岭水库基本建成,多条隧洞、箱涵及灌片渠道加快推进;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玉林部分)完成投资23.71亿元,征租地任务完成率超95%,为工程全线推进奠定基础。三江综合整治、城区防洪减灾、重要水源提质等工程同步发力,45个支流治理项目有序实施,城区8个易涝点得到有效改善,秦镜水库等6座中型水库加快建设,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58.82%、水质合格率91.29%,均居全区前列。

资金保障与项目推进双轮驱动,筑牢水网建设根基。2025年,玉林计划力争完成水网投资110亿元、水利固投40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已完成水网建设投资55.02亿元、水利固投22.08亿元。全市谋划水网项目635个、总投资约680亿元,其中326个完成前期工作,227个开工建设。2024年第一批107个集中开工项目完成投资32.9亿元,进度达71.5%;今年第二批28个总投资34.62亿元的项目即将开工,涵盖供水、灌区、防洪等多个领域,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完成一批”的良性循环。

改革创新与智慧赋能并行,提升水网建设质效。我市深化水网投融资改革,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水权交易、存量资产流转、专项债撬动、社会资本合作等五大模式破解资金难题。智慧水网建设成效初显,数字孪生龙云灌区平台上线试运行,完成97%建设内容,为水资源精准调配提供智慧支撑。同时,创新前期工作推进机制,依托玉林水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吸引企业提前介入解决经费不足问题,全力推动玉林分洪工程2025年开工。

要素保障与社会动员同步发力,凝聚共建合力。玉林加快编制水网建设用地空间规划,从用地、资金、征地拆迁等方面全方位保障项目需求。通过系列宣传活动及广西首个水网科普中心,全方位展示水网建设成果,普及水网知识,营造全市上下齐抓共建的浓厚氛围,为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建枢纽”织密立体交通网

激活发展新动能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苍容高速8标项目建设现场却热潮涌动。将近13公里的主线之上,摊铺机精准摊铺沥青,压路机梯队跟进碾压,交安设施规范安装、绿化景观精细雕琢,机械轰鸣与建设者的忙碌身影交织,勾勒出冲刺年末目标的激昂画卷,一条“路通景美”的交通要道正加速成型。

“苍容高速8标全体参建人员抢抓施工黄金期,锚定节点、挂图作战,全力向12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发起冲刺。”中交一公局四公司苍容8标项目副经理张春伟表示。这生动场景,正是玉林市今年以来聚焦“建枢纽”核心目标,全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缩影。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以来,玉林市以交通强国建设为引领,精准发力、多点突破,推动交通枢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战略对接,锚定枢纽定位。玉林市紧紧抓住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平陆运河经济带等国家和区域发展机遇,找准交通发展切入点,从“海、陆、空”三维协同发力,持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速向海图强步伐,全力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同时,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玉湛茂、南玉贵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部署,积极与周边城市开展多层次交流合作,共同谋划跨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聚焦项目建设,夯实枢纽根基。玉林市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与资金倾斜,为交通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铁路、公路、水运建设齐头并进、成效显著。

铁路建设稳步推进,今年重点推进2个项目。截至10月底,南珠高铁玉林至岑溪(桂粤省界)段玉林境内年度完成投资19.53亿元,已完成总投资的79%,力争2026年建成通车;沙河至铁山港东岸铁路支线项目初步设计已获批复,正全力配合自治区及项目业主加快融资工作,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高速公路建设多点开花,重点推进9个项目。截至10月,苍梧至容县、平南至容县高速公路分别累计完成总投资的87.78%、78.71%,计划2026年建成通车;南玉珠高速公路(荔玉路共线段扩容工程)累计完成总投资的53.63%;G80广昆高速玉林至岑溪段“白加黑”养护工程加快施工,计划2026年春节前完工;玉林至浦北高速公路博白段已启动征地工作,先行用地获交通运输部批复,控制性工程即将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北流至化州宝圩高速公路(广西段)经自治区批准拆分为两个项目,由玉林市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推进前期工作;南玉珠高速公路(信玉段)等3个项目正配合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加快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实现实质性开工。

国省干线和地方路网建设同步提速。省道206线陆川平山至陆落段、省道205线北流隆盛至平旦村段公路改建工程全面开工,其中平山至陆落段计划11月底完成主体工程、12月全部完工;省道209线水鸣至龙城村段正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农村公路建设成效突出,今年新续建项目1163个,其中自治区计划内1158个、计划外5个,截至10月底,已开工1121个,开工率96.39%,完工15个,本年度完成投资4.75亿元,农村交通通行条件持续改善。

此外,水运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玉林海港码头成功获批《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今年6月29日已获自治区批复作为已开放口岸开放范围内新建码头对外启用,功能不断完善。今年7月23日,码头首次迎来国际航行船舶靠泊,满载5.3万吨临港工业企业原材料的“瑞宁9”轮,顺利靠泊玉林海港码头1号泊位,标志着国际业务正式开通,大幅降低临港企业物流成本,增强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15
用户18xxx15 7
2025-11-22 12:33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