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几句常熟大部分地区流行方言,其实吴语区的土著基本都听得懂,也看得明白,就是发音有点差别,这很正常,毕竟不是标准普通话。就是国标普通话,不也南腔北调? 现在,再发几条常熟大部分地方流行的方言,与诸位方言爱好者共享。 一,一年四季要洗澡,叫“汏浴”或“瀖浴(音)”。 二,冬天在室外晒太阳叫“葡太阳(音)🌞”。 三,秋冬季节山芋收获,放在灶肚里慢慢焐熟,叫“煨山芋”。 四,过去大集体(生产队)时,夏天农忙过后,队里往往会安排一顿聚餐。由专人上街买菜,用新收黄豆做豆腐,选一户宽敞人家,专人烧菜,摆好桌椅,正常劳动力全部参与(一般为男性),叫“吃 pang 头(音)”。 五,遇到请客,如果主人家里菜式简单了点,就说“家午(音)了”,以表歉意;如果吃客事后评论主人家饭菜一般,就说“搭浆(音)个”。 [大笑][大笑] 六,江南水乡,夏天夜里,村民出去设法获取河里的老鳖,类似钓鱼一样,叫“张甲鱼(音)”;从河里获取蛳螺,叫“耥蛳螺”;从夏天雨后河滩上获取可以吃的地衣,叫“Xi 天菜”。 …… …… 好多方音只能存在于各地读法之中,文字实在难以精准表达其中奥妙。 [笑哭][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