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中日磋商无果后,中国开始上新手段,日媒大感不妙:连个和中国说得上话的人都找不到!

中日磋商无果后,中国开始上新手段,日媒大感不妙:连个和中国说得上话的人都找不到! 过去两天,前后脚发生了两件事,或许要改变这次中日摩擦的未来走向。一是18号,中日两国外交官在北京进行磋商。具体磋商内容未知,可日本官员低头听中国官员讲话的照片却火爆中日全网。不过,从中日双方当时的站位,以及磋商结束以后,中方代表刘劲松司长的评价——“不满意和会场氛围很严肃”来看,这次磋商的结果不是很好。到底哪里不好?无非是日本拒绝撤回言论,且拒不道歉! 二是磋商结束后的第二天,19号,日本方面接到通知,中方将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而在这次暂停之前,中国刚刚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也才不过半个多月。很明显,这次的暂停发生在中日磋商后的第二天,大概率不是巧合,而是中方对日本制裁上了新手段。 自高市早苗发表错误的涉台言论以来,中国外交部和国台办等多个部门进行了各种表态。除了外交上的谴责外,还包括了在人员交流上进行施压,如呼吁不要前往日本旅游,以及慎重考虑赴日留学。而和这些相比,直接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堪称是对日本制裁的新手段。因为这是一张明晃晃的“经济牌”,其效果来的更直接,给高市早苗的压力也更大。 此前,中国一直都是日本水产品的重要出口国。而自从2023年,日本排放福岛核废水以后,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在此之前的2022年,中国占日本水产品出口的近1/4。所以,日本一直希望中国能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直到石破茂上台以后,在日方多次交涉和承诺之下,中国才宣布有条件的恢复进口日本部分地区的水产品。可才恢复了半个多月,高市早苗就整这一出。 值得注意的是,从一开始的外交辞令上的施压,到后来的旅游和留学“预警”,再到现如今的暂停水产品进口,中国对日本的反制措施其实是在一步步的升级。其力度之强,是日本政府完全想不到的。更为关键的是,中国现在还没上更硬的手段,还处在“软制裁”范围内。 下一步,中国还可以调整日本公民来华免签政策,乃至是实施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这是一招连美国都撑不下去的制裁,相比于美国日本只会跪的更快。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媒合计了一下大感不妙,直言找不到一个能和中国搭上话的人。 11月20日,《日经亚洲》指出自从公明党退出联合政府后,日本执政联盟便失去了一些与中方关系密切的人士。而了解日本政坛的都知道,公明党历来重视对华关系,也一直承担着中日关系“刹车坂”的角色。每当中日之间出现重大摩擦时,公明党总会派人来华协商。 但是,在高市领导下的日本政府中,公明党退出后,自民党选择了更加激进的维新会组成了执政联盟。虽然使得高市顺利当上了日本首相,但也让保守势力在日本政府中占据主导。同时,这也导致日本现任政府缺少资深对华事务的人才,连一个能和中国搭上话的人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