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41年,八路军炊事员去河边挑水做饭,忽然看到了许多奇怪的脚印,他感觉不对劲,

1941年,八路军炊事员去河边挑水做饭,忽然看到了许多奇怪的脚印,他感觉不对劲,就跑到了旅部,对周希汉说:“参谋长,有情况!” 可别小瞧这声“有情况”,差点救了整个旅部的命!这位炊事员叫王大柱,是山西武乡的庄稼汉,家里三亩地被日军烧了,老爹老娘也死在扫荡中,揣着一把镰刀就参了军。他没摸过几次枪,天天围着灶台转,可山里长大的他,辨脚印、识野兽的本事比侦察兵还灵——河边的泥地软,那些脚印比八路军的草鞋印宽一倍,鞋跟带着硬邦邦的纹路,是日军的牛皮军靴才有的痕迹,而且密密麻麻铺了半条河沿,绝不是零星侦察兵,是大股部队摸过来了! 周希汉一听就炸了毛,手里的铅笔“啪”地拍在地图上。这位湖北麻城出身的猛将,16岁就跟着红军闹革命,长征时跟着红四方面军打硬仗,抗日战争爆发后一直在太行山区带队游击战,最懂日军“拂晓偷袭”的鬼把戏。他刚从师部开会回来,还没来得及部署防扫荡,日军居然就摸到了眼皮子底下。周希汉拽着王大柱的胳膊追问:“脚印往哪个方向去了?有没有看到炊烟或者反光?”王大柱喘着粗气回答:“往西山沟去了,没见冒烟,估摸着是想绕到旅部后面包抄!” 周希汉当场拍板:“通知各营立刻集合,群众先往深山转移,一营带机枪连去东山嘴设伏,二营三营跟我断后!” 话音刚落,旅部的紧急号声就响了起来。谁都没想到,平时看着老实巴交的王大柱,此刻居然自告奋勇:“参谋长,我带路!西山沟有条暗道,能绕到日军屁股后面!” 原来他挑水时经常往山里捡柴,早就摸透了附近的沟沟坎坎。 日军果然是第36师团的扫荡部队,带着山炮和轻重机枪,想趁清晨八路军没防备,端掉旅部。可他们没想到,刚钻进西山沟,就被一营的机枪火力压得抬不起头。周希汉带着主力从侧面冲锋,王大柱领着几个战士沿着暗道摸到日军后方,把几颗手榴弹扔进了他们的弹药箱,“轰隆”一声巨响,日军的炮火瞬间哑了。这场遭遇战打了两个多小时,八路军以少胜多,不仅打退了日军,还缴获了两挺重机枪、五箱子弹,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王大柱发现的那串奇怪脚印。 战后总结会上,周希汉把王大柱拉到台上,拍着他的肩膀说:“咱们八路军里,没有没用的岗位!炊事员照样能立大功,这双能辨敌人的眼睛,比望远镜还管用!” 王大柱挠着头嘿嘿笑,手里还攥着做饭用的铁勺子,勺柄上还沾着灶灰。后来有人问他,当时怕不怕,他说:“看到那些脚印,就想起我爹娘死的时候,恨得牙痒痒,哪还有空怕!” 这事儿也让周希汉更坚定了“全民抗战”的信念。他在太行山区搞“坚壁清野”,教老乡们辨日军踪迹、藏粮食弹药,还把王大柱的经验编成口诀教给各部队:“草鞋印浅是自己人,皮靴印深是鬼子兵,零散脚印别大意,密集脚印快报警!” 正是这些来自基层的智慧和勇气,让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一次次化险为夷。 很多人后来只记得周希汉的赫赫战功,却忘了王大柱这样的普通战士。可抗战胜利从来不是某一个将领的功劳,是无数像王大柱这样的庄稼汉、学生、手艺人,放下锄头、笔杆、工具,用自己的方式对抗侵略。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战绩,却用细心、勇敢和家国情怀,筑起了抵抗日军的铜墙铁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