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亿,又是死缓 新华人寿保险原董事长李全,十几年时间,利用职务之便,用欺骗、隐瞒等手段,非法占有业务收益,还利用职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1.05亿元,庆幸的是他被抓了,悲哀的是他是在卸任后才被抓,虽然走上了被审判的道路,但判决结果耐人寻味,还是死缓! 1.05亿元是什么概念?是普通打工人不吃不喝几百年都挣不到的天文数字,却成了李全权柄在握时的“囊中之物”。这背后,是无数投保人的信任被践踏,是行业规则被肆意突破。 卸任后才被揪出,这一点太值得深思。难道在位时的权力光环,真能成为贪腐的“保护伞”?那些年里,他的违法行为就没有一丝蛛丝马迹?监管的滞后性,在这里显得格外刺眼。 死缓的判决,看似重罚,却总让人心里堵得慌。多少贪官落马后都是“死缓起步”,几年后减刑假释,最终“平安着陆”。这样的判决,到底是震慑了贪腐,还是给某些人留了“后路”? 李全不是个例。近年来,金融系统落马的高官不在少数,动辄上亿的贪腐金额,刷新着人们的认知底线。这些本该守护资金安全的“守门人”,反而成了最贪婪的“蛀虫”。 权力一旦失去约束,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李全能十几年如一日地贪腐,核心还是权力过于集中,内部监督形同虚设。没有制衡的权力,终究会滋生腐败的毒瘤。 普通大众辛苦赚钱养家,有人却在庙堂之上大搞权钱交易。这种不公,让多少人寒了心?反腐不能只靠“事后算账”,更要做到“事前防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每一次贪官落马,都是一次警示;每一次判决,都关乎民心向背。希望李全的案例,能真正敲响警钟,而不是成为又一个被遗忘的“案例编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