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点赞! 就是这位00后大学生,他从事照顾七位老人的护工工作,平时做端屎端尿等这些苦活、脏活,每个月可以收入9000元。 男孩叫小林,22岁,刚熬完大三暑假,学的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选护工这份旁人眼里“拿不出手”的活,从不是冲高薪盲目跟风,反倒藏着份实打实的柔软与清醒。家里奶奶前些年中风瘫痪,爸妈常年在外打工,他放假回家独自照料了大半年,喂饭、擦身、处理排泄物,指尖被消毒液泡得发皱,胳膊累得抬不起来,可看着奶奶从卧床不起到能慢慢靠坐,他真切懂了:老人要的不只是吃喝温饱,更缺一份耐心陪伴,也看清护工行业的缺口——身边不少养老院总招不到年轻人,很多老人盼着有人能好好待自己,这份需求,让他没纠结毕业后挤写字楼找光鲜工作,反倒主动联系本地一家养老护理机构,一上岗就接下七位老人的照料担子,其中三位常年卧床、两位有认知障碍,剩下两位行动不便,每天的日子,从清晨六点就被琐碎填得满满当当。 清晨先奔卧床的张奶奶房间,老人瘫痪三年,之前没人细心照料长过褥疮,小林接手后,每天早晚各翻一次身,用温毛巾擦遍全身,再涂润肤露轻轻按摩,不到一个月褥疮就结痂好转,现在张奶奶见他进门,总会颤巍巍伸手拉着他,含糊喊“好孩子”;李爷爷记性差到记不住自己名字,还总偷偷藏药,小林就把每种药按剂量分进小药盒,标清早中晚,到点就端着温水过去,蹲在跟前看着老人吃完,偶尔李爷爷闹脾气甩开杯子,他也不急躁,捡起草杯重新接水,轻声哄“爷爷吃了药,身体舒服了才能陪我唠你年轻时干活的事”;中午做饭得兼顾七位老人的口味,王奶奶牙口烂得嚼不动硬菜,他就把排骨炖成肉泥,拌在软烂的米饭里,一口口喂,喂完还会用棉签帮老人清理牙缝,收拾碗筷时,指尖被热汤烫出红印也顾不上揉;下午天好就扶着能走的老人去院子晒太阳,听他们唠过往的日子,有认知障碍的刘奶奶总哭着找儿子,小林就坐在旁边轻轻拍她后背,一遍遍温柔回应“我陪着你,等儿子来”,直到老人情绪平复;到了晚上更熬人,要帮卧床老人换纸尿裤,清理排泄物,有次老人不小心弄脏床单,凌晨两点他爬起来换洗,寒冬里手泡在冷水里冻得通红,晾完床单回来,累得靠在门框上缓了好几分钟,可第二天依旧准时起身照料,从没漏过一件事。 身边不少同学不理解,私下议论“好好的大学生,去干又脏又累的护工,多掉价”,甚至有人拿他的工作打趣,小林从没跟人争辩,只在朋友圈悄悄更过一句:“职业没高低,能把该做的事做好,能让老人舒服些,就不丢人。”他爸妈一开始也心疼得掉眼泪,怕他扛不住这份苦,可每次视频,看他跟老人笑着说话,把老人照料得干干净净,慢慢也放了心,只是总反复叮嘱“别光顾着照顾别人,也顾着自己”。9000块的月薪看着不少,可都是实打实熬出来的,没休息日,每天连轴转,手上常年带着洗不掉的消毒液味,有时帮老人处理排泄物会恶心到反胃,就躲在卫生间干呕两分钟,漱漱口又回去接着干,可他从没抱怨过一句,反倒总跟人说“每位老人都像家里长辈,多用心一点,他们能少遭点罪,我也踏实”。 以前总有人说00后娇生惯养,吃不了苦、爱攀比,满脑子都是光鲜体面,可小林用行动戳破了这份偏见。他不嫌弃脏活累活,不排斥琐碎照料,对老人有耐心、有爱心,把每份不起眼的小事都做到极致,这份踏实与担当,比所谓的“光鲜职业”更让人动容。更该看清的是,护工从不是“底层工作”,这份活要扛下脏累,还要揣着真心,照料的是生命晚年的温暖,现在不少年轻人嫌苦嫌脏不愿做,导致护工缺口越来越大,像小林这样愿意沉下心深耕的年轻人,不仅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更给老人们带去了慰藉,这份职业态度,值得所有人尊重。职业无贵贱,踏实肯干有担当,就是最厉害的本事,这样的00后,活该被点赞!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