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学历高了反被嫌弃,工作难找还遭人冷眼,年轻人只能靠妈过活 那时候日本的大学生特

学历高了反被嫌弃,工作难找还遭人冷眼,年轻人只能靠妈过活 那时候日本的大学生特别受欢迎,企业都抢着要他们,比如东京大学的毕业生,工资能拿到普通人的三倍以上,公司还给配车、负责搬家,连住的公寓也一起包了,到处都是补习班,家长愿意花钱让孩子去上课,觉得只要上了大学,以后的日子就安稳了,没想到1990年股市突然崩了,企业也跟着不行,利润大幅下降,倒闭的公司多得数不过来,那些在1967到1976年之间出生的人,正好赶上毕业人数最多的时候,一毕业就找不到工作,投出去的简历像扔进海里一样,连一个面试机会都没有。 有人想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就去报考研究生,结果读完书还是找不到工作,反而多花了几年时间,年龄也更大了,大家又纷纷转向公务员考试,觉得这份工作最稳定可靠,报考人数从七万增加到十二万多,连刚入学的大学生也开始研究如何准备考公,家里人也经常催促,认为女孩子嫁人最好找个当公务员的,可编制岗位就那么些,财政状况也不太宽裕,录取比例越来越低,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回家依靠父母生活,三十八岁的佐藤每天靠母亲给五十日元度日,四十七岁的村口天天睡到中午,靠着母亲的养老金混日子,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媒体也经常报道这类事情,大家反而觉得没什么丢脸的了。 政府发现情况不对,就推出研究生扩招计划,让硕士博士人数翻倍增长,但师资力量没有同步跟上,导致学生培养质量下滑,甚至出现本科生用两年时间直接读博的情况,这些博士生写出的论文水分很大,企业在招聘时发现,博士生空有理论积累,实际工作能力却跟不上,有些方面还不如高中毕业生,薪资结构也出现扭曲,大学生月薪仅上涨三千日元,初中生薪资反而增加两万多日元,学历越高就业越困难,形成了高学历人群的就业困境,本质上这是学历贬值现象,高学历反而成了求职负担。 1999年,政府修改劳动法,允许企业大量使用派遣工,导致非正式员工数量增加约五十万,这些人的待遇较差,工资比正式员工低三到五成,没有固定工作岗位,按日计算收入,经常加班到深夜,政府声称这增加了就业机会,实际上是把失业风险转移给个人,企业节省了开支,年轻人却失去保障,学校推行校企合作、发放补贴、延迟招聘等措施都效果有限,所谓缓解就业压力,只是让劳动者自行承担困境,无人关心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 有时候我觉得,学历这东西一开始是敲门砖,后来却变成绊脚石,不是人不够努力,是整个系统变了样,以前把书读好就能出头,现在拼命读书也没人在意,那些靠父母生活的年轻人,也不是因为他们懒,是真的找不到出路,社会在变,规则也在变,可很多人还在用老方法拼,结果越拼越惨,学历贬值这件事不只出现在日本,其他地方也悄悄发生,我们看着别人的故事,其实也在看自己的未来。 有人认为依赖父母生活是件丢脸的事,但现实却让人没有选择余地,不是年轻人不愿意工作,而是机会根本轮不到他们,政策调整未能触及问题核心,反而使情况变得更复杂,高学历的人被看作负担,低学历的人反而更容易找到工作,这听起来荒谬,却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年轻人被困在僵化的体系里无法挣脱,只能等待外界援助,可谁又能真正帮到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