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2025年11月,台海议题引发中日紧张局势!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22年就曾

2025年11月,台海议题引发中日紧张局势!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22年就曾发文表示,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对任何国家的“言辞冒险主义”都是零容忍。 2025年11月初,中日之间的气氛就突然紧了起来,挑头的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她一番涉华不当言论抛出来,直接就把我国惹怒了。台湾问题是中国自己的家事,岂容外人插手? 其实我们的反应很正常,说起来不算突然,早在2022年8月,英国《经济学人》就写过一篇分析,里面明明白白说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对任何国家的“言辞冒险主义”都不会惯着,还预判中日关系大概率会往坏了走,现在看这预判还真没跑偏。 11月14日,高市早苗在国会进行政策答辩时,突然把话题扯到了台湾问题上,说“要和盟友协同维护台海周边稳定”,这话里的干涉意味,明眼人一看就懂,相当于把手伸到了别人家里指手画脚。 这话刚落地两天,11月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在例行会上直接回应,话不多但分量够重:“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插手都要付出代价,日方尤其该有清醒认识。” 本以为日方会收敛点,没想到11月18日日本自卫队就宣布在琉球附近搞联合军演,还特意邀请了盟友军舰参加,这明摆着是用行动给之前的言论站台,故意拱火的意思藏都藏不住。 高市早苗敢这么说,不是脑子一热,说白了是打着眼下的政治算盘。她本身就是日本保守派的核心人物,2024年竞选时就靠“强硬对外”的口号拉了不少选票,现在支持率有点波动,就想靠涉华议题刷存在感。 你品品这心思,拿中日关系当自己的竞选筹码,简直是把地区稳定当儿戏。这种操作在日本政坛不算新鲜,但敢在台湾问题上踩线的,高市早苗算是近期最直接的一个。 可能有人问,中国为啥反应这么强烈?换作是你,自家的核心利益被人随意触碰,还带着外人在门口晃悠,你能当作没看见吗?台湾问题从来不是什么“地区议题”,是咱们的家务事,轮不到外人插嘴。 而且中国的“零容忍”从来不是喊口号,2024年3月有家日本车企公开附和“台独”言论,结果不到半个月,它在大陆的销量就掉了三成,最后只能公开道歉求原谅,这就是碰红线的代价。 日方其实也清楚其中的利害,中日互为重要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日本的汽车、电子零件大多依赖中国市场。高市早苗这么一闹,不少日本企业家都急了,纷纷给政府发函,怕影响生意。 有意思的是,日本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11月19日东京商工会议所会长就公开表态,“中日关系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希望政客少搞政治操弄”,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 再回头看《经济学人》2022年的预判,它之所以能猜中,是摸准了两个关键:一是中国在核心利益上绝不让步,二是日本保守派为了选票可能冒险。现在这两点全应验了,中日关系降温也成了必然。 其实中日之间有不少共同利益,经贸、环保、防灾这些领域都能合作。可偏偏有些政客非要往敏感议题上凑,就像好好的邻居,非要翻人家院墙,这不找不痛快吗? 中国一直愿意和日本和平相处,但前提是对方得尊重咱们的底线。高市早苗要是真为日本好,与其在涉华议题上作秀,不如多想想怎么改善民生、提振经济,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国与国之间相处,跟邻里打交道一个理儿,得互相尊重对方的底线。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要是非要踩线挑衅,那也只能尝尝反击的滋味。希望日本政客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别等关系真僵了才追悔莫及。 信息来源: 上观新闻——2022-08-30 《经济学人》杂志刊登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其涉台问题文章的批驳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