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泽连斯基确实没跑没跪没投降,但事实上,他对乌克兰造成的伤害,远大于任何人。如果2

泽连斯基确实没跑没跪没投降,但事实上,他对乌克兰造成的伤害,远大于任何人。如果2022的时候,他能保持清醒一点,不被欧美忽悠,又怎么胆敢去挑衅一个国力在自己20倍的军事强国呢。   2021年的乌克兰虽然不算富裕,但GDP还有1997亿美元,老百姓至少能安稳过日子,可到了2023年,GDP直接跌到1787亿美元,看似人均GDP从4775美元涨到5069美元,说白了就是人口跑了太多,分母变小了,这种自欺欺人的增长简直是笑话。   而反观被他挑衅的俄罗斯,2024年GDP已经冲到20516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还达到4.1%,别说20倍国力差距,单看经济总量就差了10倍还多,一个连自家经济都没理顺的国家,硬要跟着欧美站队叫板,这不是自讨苦吃是什么。   最让人唏嘘的是那些为这场冲突付出生命的乌克兰人,2024年9月波尔塔瓦州的军事学院遭袭击,51人死亡、271人受伤,这只是无数惨烈事件中的一件。   自2022年冲突升级以来,乌克兰军人伤亡早就超过30万,平民死亡也突破10万,联合国统计的难民数量超800万,还有1400万境内流离失所者,相当于全国一半的人要么背井离乡要么无家可归。   这些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泽连斯基2022年那一系列被欧美忽悠后的激进操作。2022年9月30日,他当着全国人的面签署加入北约的申请,可美国白宫当场就表态不支持加快加入,北约秘书长也只说“大门敞开”却不提具体时间,明摆着就是把乌克兰当棋子。   可泽连斯基偏偏信以为真,以为有了欧美口头支持就能硬刚俄罗斯,结果北约的援助要么是淘汰的武器,要么附带一堆苛刻条件,要求乌克兰私有化能源、农业等核心产业,最后国家资源没了,老百姓也遭了殃。   曾经的乌克兰也是有过好日子的,马里乌波尔作为东南部工业重镇,不仅有完整的钢铁产业,还有百年历史的地方博物馆,馆里6万件藏品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 现在呢,博物馆被炮火炸得墙壁残破,斯基泰时代的石刻雕塑歪躺在废墟里,库因芝美术馆的珍贵画作被损毁,纪念二战的博物馆更是被烧得一干二净。   不止马里乌波尔,整个乌克兰有超百座宗教建筑被毁坏,250多个文化机构、剧院、图书馆变成瓦砾,利沃夫老城的雕像被裹上阻燃布,圣索菲亚大教堂这样的世界遗产都要靠紧急防护才能勉强保全,这些传承百年的文化遗产,在泽连斯基的决策下毁于一旦,比经济损失更难挽回。   而工业方面,马里乌波尔的钢铁厂被夷为平地,乌克兰原本能自给自足的军工、化工产业,现在被战火摧毁,钢铁产量下降,以前靠出口小麦、玉米撑起半壁江山的农业。 现在港口被封锁,农田被炮火犁过,战前小麦出口占全球10%、玉米占14%的辉煌,变成了出口量暴跌的窘境,连自己人都要靠国际援助过日子。   泽连斯基大概忘了自己是演员出身,没搞过一天军事、没管过一天正经外交,却凭着欧美给的几句好话就敢赌上整个国家的命运。他大概以为只要喊着“抗俄”的口号,欧美就会倾尽全力帮他,可实际上欧美只是想借乌克兰消耗俄罗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早就说过,乌克兰的最佳选择是保持中立,可泽连斯基根本听不进去。   2022年冲突爆发前,俄罗斯多次表示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可泽连斯基在欧美的怂恿下,一次次拒绝谈判,反而不断向冲突前线增兵,还推动国内的军事化改革,把原本能用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资金都投进了战争机器。   现在的乌克兰,债务占GDP比例已经超过150%,未来几代人都要背着沉重的债务,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逃亡国外,国内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农田没人种,工厂没人开,就算冲突结束,想要恢复元气也得几十年,而这一切本可以避免。   如果2022年泽连斯基能保持清醒,不被欧美画的“加入北约”大饼忽悠,不主动挑衅俄罗斯,而是选择中立谈判,乌克兰至少能保住自己的国土完整和百姓安宁。   可他偏偏要把国家当成自己的舞台,把老百姓当成演出的道具,硬是把一个原本安稳的国家拖进了战争泥潭。   现在的乌克兰,GDP没了,人口少了,家园毁了,文化没了,唯一剩下的就是泽连斯基“不跑不跪”的口号,可这些口号换不来面包,换不回逝去的生命,更换不回破碎的家园。   欧美虽然嘴上喊着支持,却从来没真正想过让乌克兰赢,只是不断给点残羹剩饭让战争继续,而泽连斯基却还在自我感动式的硬撑,把整个国家的未来都葬送在了自己的错误决策里,这样的“硬气”,对乌克兰来说不是荣耀,而是彻头彻尾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