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全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的终点线上,徐卓一振臂、张开双臂,整个人像是要冲破什么无形的束缚——
13秒12。她以个人最好成绩,也是本赛季全国最好成绩,也把这一项目的全运会金牌,连续第九次刻上了“上海”两个字。

2025年11月19日,上海队选手徐卓一在比赛后与成绩显示屏合影。他夺得冠军。当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男子110米栏决赛在广州举行。新华社记者黄伟摄
后程“超车”,13秒12力压刘俊茜
今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进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上海队三将徐卓一、陈圆将、秦伟搏联袂出场。他们的身边,是江苏的刘俊茜、湖北的朱胜龙等国内最强对手。
发令枪响,处在第五道的刘俊茜前程启动更快,连续几个栏架压得很紧,一度在队伍最前方领跑;第六道的徐卓一起跑略微保守,前半程处在追赶位置。第四道的小将陈圆将则因第二、第三栏连续打栏,早早退出冠军争夺。
真正的较量,从后程开始。
过半程后,徐卓一逐渐把自己的节奏“跑出来”,第七、第八栏后,他与刘俊茜几乎并驾齐驱。最后20米,两人几乎同时扎向终点,观众席上一时间难分胜负。
最终,徐卓一13秒12,刘俊茜13秒14。两人均刷新个人最佳,湖北选手朱胜龙以13秒41获得季军。
这是一枪含金量极高的决赛,在亚洲范围内也具备相当竞争力。
“眼镜飞人”:决赛目标就是冠军
早上预赛结束后,戴着半框眼镜的徐卓一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这么大的比赛,不说什么成绩了,决赛目标就是冠军。”
短短几个小时后,他在同一条跑道上把这句话兑现。
过去两个赛季,“戴着眼镜跑110米栏”的徐卓一,因为巴黎奥运会上的表现,被网友戏称为“搞奥数的结果是搞奥运的”“戴最斯文的眼镜跨最猛的栏”。在法兰西体育场,他小组第一晋级半决赛,赛后坦言:“自己是因为刘翔才练跨栏,会尽最大努力向他靠近。”
今晚在广州,他完成了一次属于自己的“大场面”:从出场通道走向跑道,他振臂张开双手,为自己“蓄力”;冲线一刻,他再次做出类似动作,仿佛要把此前多次与奖牌擦肩而过的遗憾,一并撕碎。
对这位22岁的上海小伙来说,这枚金牌不只是一场比赛的胜负,更像是这一年来不断“补课”的阶段性检验——从杭州亚运会铜牌,到巴黎奥运会半决赛,再到东京世锦赛的历练,如今在全运会舞台,他终于拿到了一次“封王”式的成绩单。
上海短跨完成接力
就在今早的预赛,35岁的谢文骏带着伤跑完了自己全运会生涯最后一枪。14秒13,没能晋级决赛,却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对这位三届全运会冠军、两届亚运会冠军、世锦赛第四名而言,这一枪更像是向赛道、向观众、也向自己告别。
而今晚,徐卓一在同一片跑道上夺冠,让全运会男子110米栏这块金牌,连续第九次落在上海队之手——从陈雁浩、刘翔、谢文骏,到如今的徐卓一,上海短跨的接力棒,完成了一次清晰的传递。

新华社照片,济南,2009年10月25日,刘翔在领奖台上。当日,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上海队选手刘翔以13秒34的成绩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廖宇杰摄

新华社照片,西安,2021年9月22日,上海队选手谢文骏在赛后庆祝。谢文骏以13秒37的成绩获得冠军。当日,第十四届全运会田径项目男子110米栏决赛在西安奥体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如果说谢文骏用自己的坚持,帮中国短跨度过了“后刘翔时代”的漫长缓冲,那么徐卓一和这一代“00后”,则被推到了一个全新的起跑线:他们有更加系统的体能与技术训练,有走出国门冬训的机会,也有巴黎奥运会、东京世锦赛这样的世界大赛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从小就看着前辈的身影长大——从刘翔的世界纪录,到谢文骏的亚运会卫冕、世锦赛决赛,再到今天这枚全运金牌,110米栏不再只是一个传奇名字,而是一条真实可见的成长路径。
延续“从刘翔开始的那条赛道”
在巴黎,徐卓一说过:“刘翔是这个项目的领军人物,也是支撑我一直坚持下去的精神力量。站在奥运会的跑道上,看着20年前他留下的纪录,还在那里,希望有一天能成为第二个站上奥运会前八的人。”
今天的13秒12,还不足以把他推到世界最顶尖的行列,但已经让人看到,他正沿着“从刘翔开始的那条道”,往前多迈了一步。
对上海田径而言,这是一枚延续传统、也指向未来的金牌——谢文骏在上午完成“最后一跨”,徐卓一在晚上完成“封王”,陈圆将、秦伟搏则在大赛中收获成长。
对中国男子110米栏而言,这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当“眼镜飞人”在全运会赛道跑出13秒12,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13秒20当作一个可以冲击、而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时,这个曾经被刘翔推到之巅的项目,正在悄悄酝酿新一轮的竞争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