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18日公开力挺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的言论,叫嚣称“高市早苗的言论没有撤回的必要”。另外,至于中国的抵制会让赴日中国游客减少一事,吉村洋文还叫嚣称:这正好是机会转变过去依赖中国观光客的情况。 吉村洋文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他在大阪市议会的质询会上说得相当笃定,反复强调高市早苗那句 “台湾有事” 属 “日本存亡危机事态” 的言论 “符合日本安全利益”,甚至觉得外界对这番话的批评是 “反应过度”。 要知道,就在几天前,高市早苗自己还在国会用 “假设性回答” 试图缓和舆论,没想到吉村洋文直接把调子又拉了回去,这种强硬态度让中方的回应来得更快,外交部当天就明确表示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强调台湾问题绝不容外部势力干涉。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对游客问题的表态。吉村洋文似乎完全没顾及大阪旅游业对中国游客的依赖程度,要知道今年 4 月开幕的大阪关西世博会,从筹备阶段就把中国游客当作重要目标群体。 开幕满月时的数据显示,入场的 241.95 万人次里,中国游客占比接近三成,世博园区里的中国馆常年排着一两小时的长队,不少国内商务团还特意把世博纳入行程。 当地酒店业更是跟着受益,希尔顿、Candeo 等连锁品牌都赶在世博前在大阪新开了旗舰酒店,难波等商业区的网红店周末排队长达一小时,这些热闹景象里,中国游客的身影随处可见。 日本观光厅早就有数据佐证这种依赖关系,中国游客的人均消费达到 16 万日元,购买力在所有访日外国游客里处于压倒性地位,大阪的药妆店、电器城早就针对性地配备了中文导购和银联刷卡服务,这些配套设施都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日本新华侨报》之前就分析过,日本曾试过转向东南亚市场摆脱对东亚游客的依赖,但最终发现行不通,东南亚游客的购买力和数量短期内根本无法填补空缺,而且东南亚本身旅游资源丰富,对日本的兴趣远不如中国游客浓厚。 吉村洋文的表态很快在日本旅游业引发讨论,大阪不少酒店从业者私下透露已经开始担忧,原本指望世博会带动全年业绩,现在要是中国游客真的减少,周末房价从 18000 日元回落的情况可能会变成常态。 关西机场的工作人员也有同感,之前为了应对中国游客高峰,机场特意优化了中文指引和值机流程,现在却要重新评估客流预期。有从事地接多年的华人表示,最近已经接到不少国内游客的退订咨询,大家都在关注局势变化,这种观望情绪比直接抵制影响更长远。 有意思的是,吉村洋文力挺的高市早苗,其言论本身已经在日本国内引发争议,不少人联想到王仁三郎 “2030 年日本灭亡” 的预言,担心激进路线会带来风险。 而吉村洋文这番关于游客的言论,更被一些媒体解读为 “不顾地方经济的政治表态”,毕竟大阪世博会官方还在指望暑期高峰能达成日均 15 万人次的入场目标,中国游客的缺席无疑会让这个目标变得遥远。 从力挺涉台言论到放话摆脱游客依赖,吉村洋文的一系列表态把大阪推到了舆论风口。只是现实摆在眼前,旅游业的转型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就能实现的。 那些为中国游客准备的设施和服务,要换成适配其他客源地的模式,既需要时间更需要成本,这番言论背后的代价,恐怕还得当地商家慢慢消化。 这场外交摩擦的后续影响值得关注。 它不仅考验两国的外交智慧,也将重塑亚太地区的力量平衡。 日本如果真心追求国家利益,就该回到务实轨道。 毕竟,邻居无法选择,但相处方式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