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仁济医院安徽医院实现内镜技术新飞跃 为消化道疾病诊疗开启新大门

大皖新闻讯在人体消化系统的漫长“隧道”中,蜿蜒曲折的小肠因其长达6米的特殊结构,一直是消化内科医生最难触及的“最后盲区”。无数患者带着反复腹痛、不明原因出血、贫血等症状四处求医,却因诊断困难而陷入漫长等待。如今,这一困境正在被打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派驻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丁慧教授团队,通过双气囊小肠镜与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两项前沿技术的成功开展,为消化道疾病诊疗开启了新大门。

小肠深处的突破:从“盲区”到“清晰可视”

患者小李的求医经历,正是无数小肠疾病患者的缩影。多年来,反复发作的腹痛一直困扰着他的生活,辗转多家医院,接受过各种检查,却始终未能明确病因。直到他来到仁济医院安徽医院,情况才出现转机。

初步肠镜检查显示,小李的回盲瓣存在充血水肿,回肠末端伴有糜烂。然而,传统肠镜到此已无法继续深入,诊断陷入僵局。面对这一难题,丁慧教授团队决定为其实施双气囊小肠镜检查。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精细操作,内镜顺利进入小肠约2.5米深处,几乎完成全部回肠检查。镜下不仅发现多处糜烂,还见到了不规则溃疡灶。团队当场取活检,病理结果最终为后续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

“双气囊小肠镜的价值不仅在于明确诊断,更在于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让诊疗更精准、更高效。”丁慧教授强调。

技术揭秘:双气囊如何攻克6米“隧道”

这款破解“小肠盲区”的利器究竟有何奥秘?双气囊小肠镜系统由主机、带气囊内镜、外套管和气泵组成,通过两个气囊交替充气、放气的巧妙设计,将肠管套叠在外套管上,实现内镜向小肠深部稳步推进。

上海仁济医院派驻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二科专家陈海英进一步解释:“这项技术凭借‘双气囊交替充放气’的核心设计,能有序地将肠管套叠在外套管上,稳步推进至全段小肠,实现从空肠到回肠末端的无死角探查。”

作为国际公认的小肠疾病诊疗“金标准”,相较于普通肠镜及单气囊小肠镜,它不仅能够更深入小肠内部,还拥有更高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更能最大限度取直肠段,为镜下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细胞级的突破:共聚焦内镜开启精准诊疗新时代

就在双气囊小肠镜攻克小肠“盲区”的同时,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技术则在细胞级诊断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2025年8月14日,丁慧教授团队成功完成首例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elTouch®对上消化道细胞级可视化检查。

一位曾在外院被诊断为“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的患者,在仁济医院安徽医院复查时,通过共聚焦内镜发现了传统内镜难以察觉的异常——腺体结构存在明显异型,排列不规则,上皮厚薄不均,高度怀疑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当传统内镜仍停留在‘肉眼识图’与‘随机活检’的时代,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已把显微镜搬进消化道腔内,让临床医师第一次得以实时、在体、无创地窥见细胞深处的世界。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将消化道黏膜放大近千倍,通过观察黏膜组织的微观结构、细胞形态、腺体表现、血管分布等,呈现光学病理信息,有效减少术中活检次数,避免相应出血及其他并发症。

诊疗一体化:从诊断到治疗的全面革新

双气囊小肠镜的魅力不仅在于精准诊断,更在于其强大的治疗能力。它真正实现了“诊断-治疗一体化”的医疗新模式。

在临床应用中,这项技术展现出全方位的价值:针对家族性息肉病、腺瘤性息肉患者,可直接在镜下切除息肉,从源头规避癌变风险;面对血管畸形、溃疡出血等引发的小肠出血,可采用氩离子凝固术、金属夹夹闭、局部注射止血药物等多种方式进行止血;对于克罗恩病、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内镜下气囊扩张或切开术可恢复肠道通畅,避免开腹手术。

陈海英医生向小叶医探记者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位30多岁的青年患者小吴,反复便血,在外院做过胃镜、大肠镜及胶囊内镜均未找到出血病灶。经过仁济医院安徽医院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终于在距回盲瓣约80公分处发现带溃疡的憩室,确诊为该憩室出血,后经外科手术切除治愈。

双气囊小肠镜的独特优势使其在小肠疾病诊疗中独树一帜:实现全小肠无盲区检查;活检与治疗一体化,一次操作既能诊断又能治疗;安全微创,避免开腹手术;精准高效,直视下操作,定位准确。

共聚焦内镜同样展现出卓越价值:能实现针对性靶向活检,避免盲目活检,提升活检精准度;主要用于怀疑存在恶性病变的患者,尤其是早期肿瘤患者,可判断是否为肿瘤、是否需对该部位活检,进而辅助制定后续方案。

跨省医疗的新模式:在家门口享受顶尖诊疗

以往,安徽地区消化道疾病患者常因本地技术限制,不得不远赴上海仁济医院求医,面临挂号难、路程远、成本高的多重困扰。如今,这一局面正在改变。

2023年7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成功获批共建全国首个消化系统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开启医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安徽医院的深度合作,依托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势,实现专家派驻、技术平移,将双气囊小肠镜和共聚焦内镜技术常规化开展。

这种创新合作模式,让安徽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顶尖消化科诊疗服务,有效破解了消化道疾病“诊断难、治疗贵、跑远路”的痛点,真正实现了“大病不出省”的惠民目标。

展望未来:精准医疗的无限可能

随着双气囊小肠镜和共聚焦内镜技术的成功开展,仁济医院安徽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两项技术不仅为患者带来了精准诊疗的新希望,更标志着医院消化道疾病防治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作为长三角医疗一体化战略在安徽的具体实践,仁济医院安徽医院将继续依托上海总院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引入更多前沿技术,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扎根江淮大地。

从曾经的“诊断盲区”到如今的“清晰可视”,从往日的“开腹手术”到如今的“微创治疗”,双气囊小肠镜与共聚焦内镜技术的开展,不仅照亮了消化道的隐秘世界,更照亮了消化道疾病患者康复的新希望。在精准医疗的时代浪潮中,这些技术正以其独特优势,守护着广大百姓的消化道健康,书写着医疗技术发展的新篇章。

大皖新闻记者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