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黄海演习加码至8天,赖清德紧张到冒冷汗,急令台军随时准备开设“应变中心”,部署兵力应对;台军回应时承认确实“不敢大意”,将提升备战级别。华府智库建议美国海军,替前往台湾的船只换挂美国国旗。 这场演习的背后,绝不仅仅是一次军事常规动作。从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大陆对“台独”势力的反制手段正逐步升级,而且是有节奏、有层次的推进。 今年以来,不论是东南沿海的联合战备警巡,还是对海峡中线的空中跨越,都是在不断压缩“台独”活动的空间。 而这次直接在黄海南部进行实弹军演,地点一改过去常见的东部或南部,显然是有针对性的。黄海这个位置。 既能对日本形成压力,又能覆盖到台湾北部的战略方向,这种“双向威慑”可不是嘴上说说。高市早苗最近的一番涉台言论,虽然在国际上没掀起多大水花,但她的角色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她是日本国内极右翼的代表人物,和台湾“台独”势力长期保持互动。她的表态并不孤立,而是日台勾连的一个缩影。 日本近年来在台湾问题上动作频频,不仅在军事、情报上和美方协作增多,还频繁在国际场合为台湾“站台”。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已经引起大陆高度警觉。 解放军这次军演的突然延期,就是在明确告知日方:不要试图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赖清德当局的表现也很符合他们一贯的套路。一边嘴上硬撑着,说自己有信心面对挑战。 一边却悄悄调兵遣将,不敢掉以轻心。所谓“应变中心”,其实就是一套临时的战时指挥机制,一旦局势升级,可以迅速做出调度反应。 这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局势的严峻性,尤其是在解放军频繁亮出“真家伙”之后,他们心里很清楚,平时那套“嘴炮”在真正的军事压力面前毫无意义。 华府那边也没闲着,有智库甚至建议美国军舰在前往台湾时,干脆直接悬挂美国国旗。这种建议表面看是为了“保护航行自由”。 实质上则是试图用国家行为掩护对台湾的军事支持。这种操作的危险性非常高,因为它模糊了民用与军用、私人行为与国家行为之间的界限,客观看就是在挑衅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 但也从侧面说明一点,美国内部其实也在担心局势失控,不然也不至于拿“换旗”这种招数来探底。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最近几次大型演习的时间和空间都越来越灵活。 不再像过去那样提前几周宣布、固定范围演练。这说明解放军正逐步构建一种“随时可动、快速反应、全域覆盖”的作战能力。 换句话说,大陆现在不光是有能力打,还能随时打,在哪里打都可以。这种能力的提升,对“台独”势力来说,无疑是一种实打实的心理压迫。 赖清德当局每次都说“无惧威胁”,但只要一听到黄海、东海、台海同时有军演,立刻就乱了阵脚,这说明他们自己也清楚,局势正在向他们无法掌控的方向发展。 再说回来,为什么这次军演选择黄海?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这片海域靠近韩国、日本,是美日韩三边合作的交汇点。 大陆在这里“亮剑”,可以一箭多雕,既震慑“台独”,也敲打日本,同时还让美方感受到紧张气息。这种地缘政治的运用,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已经嵌入到国家整体安全战略中。 这几年,国际上关于台湾的动向越来越多,但有一点始终没变,那就是一个中国原则是不可动摇的底线。无论是民进党当局怎么折腾,还是外部势力怎么“打配合”。 大陆的态度始终清晰:台海是中国内政,不容外人干涉。所以,每一次看似“突然”的军演,其实都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战略部署下的例行之举。 赖清德当局和他们背后的支持者,最怕的不是军演本身,而是大陆越来越强的战略稳定性。他们希望制造不确定性,拉拢外部力量介入。 而大陆正相反,是通过不断展示实力和决心,把局势掌握在自己手里。这种稳定性一旦形成,“台独”势力就没有任何机会可言。 看起来是他们在喊口号,其实早已是心虚发抖。嘴上说不怕,心里早已破防,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