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特币其实永远也挖不完。比特币总量是2100万枚,代码里都写死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特币其实永远也挖不完。比特币总量是2100万枚,代码里都写死了,改不了,但你可能不知道,这2100万枚其实永远挖不完。 比特币这玩意儿,从2009年上线到现在,已经火了十几年,大家都知道它是数字货币的鼻祖,总量上限就是2100万枚。这个数字不是随便定的,而是中本聪在设计协议的时候就硬编码进去的,谁都改不了。要是想改,得整个网络大多数人同意,那基本上不可能。为什么设置这个上限呢?主要是为了避免像法币那样无限印钱,导致贬值。比特币的供应量固定,就跟黄金似的,挖完了就没了,理论上能保持价值。但很多人没搞清楚的是,这个2100万其实是个理论上限,实际挖出来的比特币会稍微少一点,永远达不到整数2100万。 比特币靠挖矿来发行,新币作为奖励给矿工。矿工用电脑算力验证交易,打包成区块,加到区块链上。最早的时候,每个区块奖励50个比特币。大概每四年,奖励就减半一次,这个叫比特币减半。减半是为了控制发行速度,让新币慢慢减少。第一次减半是2012年,奖励变成25个;2016年减到12.5;2020年6.25;2024年3.125。现在2025年了,下次减半预计2028年,奖励会到1.5625个。这样减下去,奖励越来越小,但不会一下变成零。 为什么说挖不完呢?因为减半是无限进行的。奖励每次除以2,形成一个几何级数:50 + 25 + 12.5 + 6.25 + ... 这个级数求和是有限的,极限就是100,但在这里对应比特币总量。实际计算,总奖励是50乘以(1 + 1/2 + 1/4 + 1/8 + ...),这个无限级数和是100,但比特币的起始是50,减半32次后奖励就小于最小单位了。比特币的最小单位是聪,1比特币等于1亿聪。协议里,总供应量以聪计算是2099999997690000聪,换成比特币就是20,999,999.9769个。为什么不是正好2100万?因为减半后,奖励会截断到最小单位以下的部分,就没了。所以实际挖出的比特币会逼近2100万,但永远少那么一丁点,大概少了0.0231个比特币。 这个设计是中本聪故意的,他想让比特币像黄金一样稀缺,但又不无限膨胀。早期矿工用普通电脑就能挖,现在得用专业矿机,耗电巨大。全球矿工分布在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地,但中国占比降了,因为政策原因。挖矿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电费和设备。减半后,奖励少了,矿工得靠交易手续费维持。手续费是用户转账时付的,网络忙的时候手续费高,就能激励矿工继续验证交易。要是手续费不够,矿工可能关机,网络安全就成问题。但到现在,手续费机制还行,平均每笔几美元到几十美元不等,看拥堵情况。 比特币的历史挺有意思。中本聪2008年发白皮书,2009年挖出创世区块。那时候比特币一文不值,2010年有人用1万比特币换了两张披萨,现在想想值几亿美元。2011年中本聪消失了,社区接手开发。价格从几分钱涨到2013年的1000美元,2017年到2万,2021年6万多,2024年破10万,现在2025年波动在8万到12万之间。影响价格的因素多,减半是其中一个,每次减半前后市场都炒作,供应减少预期推高价格。但也有崩盘,像2018年从2万跌到3千,2022年从6万到1万6。 未来呢?专家估算,最后一个比特币大概2140年挖出,那时候奖励已经微乎其微。挖完后,矿工全靠手续费。比特币网络会不会崩?不太可能,因为它去中心化,全球几万个节点在跑。比特币的供应上限让它成了对冲通胀的工具,很多机构像MicroStrategy、特斯拉买了当储备。各国态度不一样,美国有比特币ETF,萨尔瓦多直接当法币用。中国禁了挖矿和交易,但民间还有。欧盟在管,强调环保,因为挖矿耗电等于小国一年用电。 传统货币像美元,美联储能印多少印多少,疫情时印了万亿,导致通胀。比特币不行,供应可预测,这吸引了投资者。实际供应不到2100万,不会影响大局,因为那点差额小到忽略。但有趣的是,有些比特币永远丢了,大概400万到500万,因为私钥丢失或人没了。像中本聪的100万比特币,从没动过。所以流通中的比特币更少,大概1500万到16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