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大彻大悟的一段话: “人老了才知道,房子靠不住,钱也靠不住,老伴也靠不住,唯一靠得住的只有这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的身体,所以要对自己好。不要生闷气,凡事要想开;不和自己较劲,儿女的事随便他们,爱怎样就怎样。” 医院体检中心的走廊格外长。我拿着报告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箭头,突然想起三十年前买第一套房子时的心情,那时以为有了房子就有了一切保障。 房子靠不住 儿子上个月又提起换房的事。"爸,把这套老的卖了,够付首付换个大的。"他说得轻松,仿佛这间装满我三十年记忆的老屋只是个数字。 我摇摇头。去年老同事老张就是这样,卖了房跟儿子住,现在整天在公园长椅上消磨时间:"像个客人,连养盆花的地方都没有。" 这房子确实旧了,水龙头漏水,墙皮剥落,但每个裂缝里都住着回忆。女儿说:"要不重新装修?"我笑了:"装修的钱,够我游山玩水好几年。" 钱也靠不住 银行里的数字曾让我踏实。直到通货膨胀,直到前年那场病。一天一万元的ICU,让我明白钱只是个数字,健康才是硬通货。 更让我寒心的是亲戚。表姐家拆迁时,兄弟姐妹为分钱反目成仇。她临终前说:"早知道,不如捐了做善事。" 现在我把钱分成三份:一份养老,一份应急,一份用来快乐。上周买了架望远镜,虽然老伴说浪费,但每个看星星的夜晚都让我觉得值。 老伴也靠不住 这话说出来可能显得薄情。但上个月老王走了,留下李阿姨一个人。他们恩爱一辈子,现在她却连缴费都不会。 我开始教老伴用手机支付,记密码,甚至怎么投诉物业。她怪我多想,我说:"万一我走在前面..." 其实谁先走都是痛。最好的告别,是确保留下的人能好好活下去。 转折点是那次急性阑尾炎。手术台上,我突然明白:这具陪我六十年的身体,才是真正的家。 出院后,我做了三件事: 每天晨练一小时,雷打不动。邻居笑我怕死,我说:"我是在认真活着。" 想生气时,就去看广场舞。那些欢快的节奏,比什么降压药都管用。 儿女的事,能不管就不管。媳妇买贵了菜,儿子投资失败,我都只说:"知道了。" 今天早晨,我在公园遇见老张。他还在为儿子没考上公务员生气,整张脸皱得像核桃。 "儿孙自有儿孙福。"我递给他一个刚烤的红薯。 他愣了下,突然哭了:"老李,我怎么就活不明白呢?" 我指指打太极拳的人群:"从现在开始,为自己活。" 昨晚看天气预报,明天要降温。我给自己买了件新羽绒服,虽然旧的还能穿。女儿说:"爸,你越来越舍得给自己花钱了。" 是啊,辛苦一辈子,最后才发现:最该善待的,是这个从不曾离开的身体。它陪我经历风雨,却总被忽略。 房子会旧,钱会贬值,爱人会先走,儿女会有自己的家。只有这具身体,从生到死,不离不弃。 此刻,夕阳西下,我在阳台给花浇水。老伴在厨房炖汤,香味飘来。儿子发微信说周末回来,我回:"好,记得带你爱吃的酱牛肉。" 不期待,不依赖,不埋怨。这就是我晚年的修行。 窗台上的水仙开了,洁白的花朵向着阳光。我忽然想起《菜根谭》里的话:"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六十岁才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是把自己活成一座山——不需要依靠谁,自己就是最稳的靠山。 《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当我们步入晚年,终于领悟到外在的物质依赖终将消逝,唯有自身的健康才是真正的依靠。 李白在《将进酒》中慨叹:"千金散尽还复来",但健康一旦失去却难以挽回。《增广贤文》直言:"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然而在生命尽头,我们才真正明白《圣经·传道书》的警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连所罗门王的财富与智慧,最终也归于尘土。 希波克拉底的箴言历久弥新:"健康是最好的礼物。"叔本华说得更为透彻:"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我们的身体如《道德经》所言:"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正是这个"身",才是我们最忠实的伴侣。 佛陀的教诲点亮迷津:"执著是痛苦的根源。"不生气、不想开、不较劲,正是践行斯多葛学派"控制你能控制的,接受你不能控制的"智慧。 这印证了庄子的齐物思想:"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最为深刻:"当我们真正热爱这世界时,我们才真正生活在这世上。" 保持健康不是怕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放下执念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自在地活。 这种领悟正如王阳明所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当我们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便能如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简单生活中找到最深的满足。 这或许就是人生最珍贵的收获,在经历繁华后回归本真,在阅尽千帆后懂得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