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1941年,乌克兰利沃夫市,一名犹太女子被脱光了衣服,坐在那里忍受着众人的围观。

1941年,乌克兰利沃夫市,一名犹太女子被脱光了衣服,坐在那里忍受着众人的围观。然而,这名犹太女子的眼睛里没有流露出绝望和羞愧,反倒是一种令人生畏的怒火!她何罪之有?在纳粹眼中,犹太人的身份就是她的原罪! 1941年夏,利沃夫街头乱成一锅粥,一名犹太女子赤身坐在广场木箱上,四周人影晃动,辱骂声四起。可她的眼神没带一丝软弱,反而像把火炬,烧向那些施暴者。啥罪过让她落到这步田地? 二战那会儿,利沃夫本是波兰地盘,犹太人占了城里三分之一,十多万户人家挤在北部老街,从早到晚忙活贸易和手艺活儿。市场上有他们的布摊和铁铺,会堂里书声琅琅,日子虽紧巴但稳当。1939年9月,苏联红军一脚踹开门,城里换了管事儿的人,粮食得凭票买,工厂也得听集体调配。犹太人没挨大棒子,照样干活儿,有人还挤进工会开会,勉强过得去。电车叮叮当当跑,菜场虽小了点,总有土豆和黑面包兜售。 转眼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坦克群呼啸而来,炮弹在郊外炸出大坑,苏联部队撒丫子撤。6月28日,内务人员在监狱里匆忙枪毙了几千政治犯,大多是本地乌克兰人,尸体扔那儿不管。德军6月30日一进城,就挖出那些尸首,血水浸透泥巴。他们立马散布鬼话,说犹太人帮着苏联人干的坏事,街头海报贴满,画着犹太人鬼脸,乌克兰民族主义团伙顺势跳出来,分发传单,拉人手。德军军官在市政厅前嚷嚷,喇叭里全是仇恨调子。本地民兵组起队,年轻人抡着棍棒,普通老百姓也掺和,空气里一股子火药味儿。犹太街区一下子安静下来,门窗闩死,居民们低头商量对策。 这仇恨来得快,6月30日到7月2日,第一波屠杀就开了闸。德军和乌克兰武装联手,从犹太家门口抓人,赶到监狱挖尸首,还得跪着扫街。财物全被抢光,棍棒斧头招呼不停。犹太妇女遭的罪最重,公开剥衣侮辱成了家常便饭。历史档案里清清楚楚,这不是乱来,而是法西斯种族清洗的套路,目的是砸烂受害者的脊梁骨。德军宣传队拍下照片和胶片,四处传,毒化人心。整个7月初,利沃夫犹太社区血流成河,死两三千人,剩下的也散了架。 7月1日中午,中央广场上那场耻辱就发生在眼前。一名中年犹太女子被德军士兵和乌克兰民兵剥去衣物,按坐在木箱上,四周围满看热闹的,扔石子吐唾沫,辱骂声嗡嗡响。她的眼神直勾勾盯着施暴者,透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没露半点怂样。这姑娘啥错没有,就因为犹太身份,在法西斯那儿就是原罪。广场上类似事儿一堆,妇女们被迫赤身暴露,围观者中不乏本地人,青少年也掺和,德军摄像机转个不停,闪光灯亮堂堂。那些施暴者下手黑心,乌克兰民兵用刀斧,德军提供绳子和枪支,全是冷血货色。档案显示,数百妇女这样遭罪,作为屠杀的前奏,瓦解整个社区的斗志。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咽不下,法西斯那套种族理论就是毒瘤,把犹太人当劣等货,妇女还被额外抹黑,说成道德败坏的源头。侮辱她们不光是泄愤,更是战略,击垮男人们的抵抗心。幸存者后来回忆,很多人先挨侵犯再被杀,这在东欧占领区到处是模式。利沃夫这波暴行不是孤例,乌克兰其他城如基辅和里夫内也上演,民族主义势力早期跟德军搅和一气,加剧杀戮。战后档案一解密,历史学家从德国文件和犹太证词里扒出真相,不能全甩给德军,当地责任也跑不了。 7月25日到29日,第二波叫“彼得留拉日”,纪念一战后那家伙的反犹屠杀。德军怂恿下,乌克兰民兵从街头和家门抓犹太人,押到公墓或监狱边,一梭子崩了上千人,多是老人和病人。枪声在城外回荡,尸体摞山,系统得像流水线。妇女照样是靶子,公开虐待没停。整个利沃夫犹太人口从16万缩水,社区彻底散了。   11月,纳粹圈起隔离区,里面饿肚子生病,条件烂透。1942年8月,6万多号人塞进火车,运贝尔热茨灭绝营,一去不回。扬诺夫斯卡劳役营里,犹太人拉车扛活儿,死于枪口或累垮。1943年6月,隔离区清场,又杀几千,剩不下多少。到1944年德军滚蛋时,利沃夫犹太人只剩几百,昔日热闹街区成鬼城。 放大看,这利沃夫惨案是欧洲大屠杀的缩影,法西斯杀了600万犹太人,东欧成重灾区。乌克兰从1941到1944年,丢了140万犹太条命。那些民族主义者战时帮凶,后来部分反水,但早期罪责铁板钉钉。战后苏联压着不说,90年代档案开了,才见全貌。历史学家约翰-保罗·希姆卡啥的,从多方资料比对,点明责任链条。 说白了,法西斯主义就是反人类玩意儿,种族歧视是它的根儿。利沃夫那女子眼神里的火,代表无数受害者的不屈,提醒我们,团结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