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宁波那位妈妈哭着实名说的事,你们肯定也见过吧——她的小闺女许洛熙,体检查出心房有

宁波那位妈妈哭着实名说的事,你们肯定也见过吧——她的小闺女许洛熙,体检查出心房有个小圆孔,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的医生说必须马上手术,还说就是个微创手术,两三个小时就搞定,没多大事儿。可谁能想到,这“小手术”一做就是七个小时,中间还偷偷给孩子加了一次开刀,家属从头到尾都被蒙着,等孩子推出来才二十分钟,就说生命体征不稳,最后抢救来抢救去,晚上十点多,娃就没了。孩子都没了,病历上居然写着“生命体征平稳”,她脸上还挂着没干的眼泪,爸妈抱着冰冷的小身体,那种疼,怕是一辈子都缓不过来。 把那么小的孩子交到医院手里,那是把全家的希望都交出去了啊!我们总觉得医生是救苦救难的,可这份掏心掏肺的信任,怎么就被这么糟蹋了?那个心房小圆孔,根本不是啥急病重病,听人说二十个人里就有一个有,小于五毫米的大多能自己长好,一个五个月的宝宝,明明能等着自愈,为啥非要急匆匆推上手术台?更过分的是,手术出问题了不跟家属说,还偷偷摸摸做二次手术,这哪是治病,简直是拿孩子的命开玩笑!孩子在手术室里得多疼啊,抢救的时候得多难受啊,做爸妈的连知道的权利都没有,这种被蒙在鼓里的滋味,比失去孩子还让人寒心。 要是手术中出了状况第一时间跟家属沟通,而不是瞒着藏着自己补救;要是术后能好好盯着孩子,不是都快不行了还在病历上瞎写,小洛熙是不是还能好好活着,等着长大、上学、喊爸妈?更让人不安的是,有网友说这位主刀医生之前就出过类似的事,这到底是运气不好碰巧了,还是医院压根没管好?那些说要规范手术流程、术前充分讨论的规定,难道都是摆着看的? 医院是救人的地方,不是让人伤心的地方;医生是治病的,不是草菅人命的。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心头肉,我们能接受医学有办不到的事,能接受实在没办法的风险,但绝对不能接受隐瞒、马虎和不负责任!家属想要的也不多,就一个真相,一个公道,可直到现在,医院也没给出个让人信服的说法。这种沉默,只会让更多爸妈害怕啊——以后孩子生病,还敢随便送医院吗?还敢轻易相信医生的建议吗? 也希望更多人能关注这事,别让小洛熙白白没了,别让更多家庭遭这种罪!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11
2025-11-17 21:49
医院领导和主治医生全部开除,吊销行医资格!
行者
行者 9
2025-11-18 02:04
医疗事故!这医院胆子真大,没经家属同意就敢胡来!
小小大魔王
小小大魔王 5
2025-11-18 06:25
心脏室间隔缺损。有些确实能自然愈合,手术有风险,不补,小孩营养上不去,11岁的小孩长得像6岁的。

村长 回复 11-18 08:47
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是几岁之后才会手术,新生儿体质太弱。

用户10xxx30 回复 11-18 08:33
2岁后可考虑,2岁前有自愈可能

用户81xxx61
用户81xxx61 5
2025-11-18 07:11
这种情况现在很多小孩都有,朋友的小孩在娘胎里就发现了,后来出生几年才手术,医生是建议定期拍片检查,在孩子3岁左右再确认一次,如果确实是没长好,再决定做手术。毕竟幼童的成功率比婴儿的成功率要高,而且风险较低。这对父母太心急了,医生也没好好和12患者父母沟通,现今搞成妥妥的医疗事故了
yun
yun 4
2025-11-18 09:03
只要涉及到身体内部,再小的手术都最好多看几家有口碑的医院,综合考虑该怎么治疗。我娃婴儿期也是发现腿部大面积血管瘤,看了好几家医院都说要尽早切,也说不是大手术就是费用也不低,后来真心不忍心她受罪又去省医院挂了专家号,一个非常和蔼的白发老医生,就开了一瓶十几块钱的药吃了一年多就消没了,现在孩子八岁,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了。
魑魅妖妖
魑魅妖妖 2
2025-11-18 08:30
我小崽心脏上的孔到一岁半的时候全长好了。没必要急着手术的。
随心
随心 2
2025-11-18 08:42
我侄女类似的 自己长好的 活蹦乱跳
用户10xxx24
用户10xxx24 2
2025-11-18 06:09
心脏有小圆孔,估计应该是卵圆孔未闭合,这个手术如果是给成人做,确实就是个微创手术,但小婴儿这个还真是不太懂

用户10xxx81 回复 11-18 06:39
卵圆孔未闭合不需要手术吧,自己能长好的。

小小大魔王 回复 11-18 06:26
心脏室间隔缺损

yun
yun 1
2025-11-18 08:50
邪恶点猜:因为有个有背景的人家的孩子刚刚来医院实习 ,需要病人给他练手。
小霸王学习机
小霸王学习机
2025-11-18 07:56
怎么说了,医疗水平肯定不如意,小贷公司拿科技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