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非常现实的一段话: “人老了就会知道,不管以前多风光,不管以前有多少朋友,有多少

非常现实的一段话: “人老了就会知道,不管以前多风光,不管以前有多少朋友,有多少受过你恩惠的人,也不管以前亲戚关系多好,等你老了,没啥用了,没价值了,除了你的亲生儿女外,几乎没一个人会主动联系你。” 今早又被窗外的雨声唤醒。手机安静地躺在床头,已经第三天没有响过了,除了10086的套餐提醒。 退休前,我是市税务局的副局长。那时家里的座机从早响到晚,手机更是烫得像刚出炉的烤红薯。老部下、企业老板、各路亲戚,请吃饭的、求办事的、纯联络感情的,排着队等我“赏光”。 现在?连卖保险的小王都不给我打电话了。 上周三,我鼓起勇气拨通老部下小刘的号码。他升处长那年,是我力排众议推荐的。 “老局长啊!”电话那头声音热情得夸张,“正开会呢,回头打给您。” 这一“回头”,就是整整七天。 昨天在公园遇见以前的办公室主任,他远远看见我,竟假装系鞋带,绕道走了。 上个月七十大寿,我在酒店订了个包间。请柬发了三十多张,最后只来了八个人,儿子一家,女儿一家。 服务员小声问:“老先生,可以上菜了吗?” 我看着空荡荡的大圆桌,点点头。 儿子特意请了假,女婿专门从外地赶回来。小孙女用攒的零花钱给我买了条围巾,虽然现在是夏天。 最让我难堪的是上个月住院。 急性阑尾炎手术,我在病床上翻遍通讯录,不知道该打给谁。最后是邻居帮忙叫的救护车。 住院五天,来看我的只有儿女和老伴。那些我曾帮助过的亲戚、提携过的下属,连个问候都没有。 临床的老人子女轮班照顾,他的手机响个不停。我这边,安静得能听见输液管里药水滴落的声音。 女儿给我买了智能手机,教我用微信。我兴奋地加了很多群:老同事群、亲戚群、校友群。 刚开始还有人寒暄几句,后来我发的消息就像石子沉入大海。偶尔冒泡,也只有几个礼貌性的点赞。 上周我分享养生文章,堂弟回复:“大哥,这是谣言,别再转了。”然后发来一串辟谣链接。 我默默删掉了那条转发。 昨天整理书房,翻出几十本荣誉证书、合影照片。省劳模、优秀党员、先进个人……曾经视若珍宝的这些,现在落满灰尘。 还有和各路名流的合影,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交情”。现在,这些交情都随着时间褪色了。 在今天早晨,小外孙来玩,指着那些合影问:“姥爷,这些人是谁呀?” 我说了几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孩子茫然地摇头,跑去玩积木了。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珍视的所谓人脉,在下一代眼里,不过是陌生的面孔。我引以为傲的过往,在儿女心中,远不如现在能陪他们吃顿饭来得重要。 下午,我做了个决定。把荣誉证书打包收进储藏室,只留了一张全家福在书桌上。退出所有无关紧要的群,只保留家庭群。 然后在家庭群里发了条消息:“晚上包饺子,谁回来吃?” 十分钟后,手机开始震动。 今晚的饺子宴很热闹。面粉撒得到处都是,馅料咸了,饺子煮破了好几个。但笑声从来没有停过。 小孙女把面团捏成小兔子,儿子讲着单位趣事,女儿和我比赛谁包的饺子好看。这一刻,我突然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人脉”。 夜深了,家人都已离去。老伴在厨房收拾,哼着年轻时的歌。 我站在阳台上,看着城市的灯火。 我终于懂得:人生的丰盈,不在于认识多少人,而在于有多少人愿意认识老去的你;不在于曾经多风光,而在于暮年时,谁还愿意为你留一盏灯。 这盏灯,儿女们一直为我亮着。只是从前,我被远处虚幻的霓虹迷了眼,看不见身边这最温暖的灯火。 司马迁在《史记》中慨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当我们年老失去利用价值时,往日的热闹便如潮水般退去,只剩下亲情这片最坚实的海岸。 白居易诗云:"平生相识虽无数,唯有君家最关情。"年轻时我们总误把人脉当依靠,到老方知,那些觥筹交错间的称兄道弟,大多不过是利益往来的装饰。 正如《增广贤文》所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庄子的智慧启示我们:"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真正的感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些因利益而聚的朋友,终将因利益而散。 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则如《诗经》所咏:"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孔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在期待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独立自处,不给子女增添不必要的负担。 林则徐的家训发人深省:"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与其执着于积累财富和人脉,不如用心经营亲情,培育良好的家风。 《菜根谭》中的箴言尤为深刻:"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嫉妒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 年老时的人际疏离,不是失去,而是回归;不是缺憾,而是圆满。与其寄望于虚无的人际网络,不如珍惜眼前真实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