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晚年宋子文和外孙的合影,从照片可看出:宋子文脸上没有丝毫笑意,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是极其消沉的。他的嘴角向下,嘴唇闭得很紧,下巴非常紧张,眼神中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凄凉,他的整个面相都在告诉世人:他的晚年生活并不如意。 此时的宋子文生活在美国,平日住在一座装修极其精细的,像宫殿一样的别墅里。别墅里藏着大量中国青铜器皿,布置有大量名画,堪比艺术馆。生活条件如此优渥的宋子文,为何会觉得晚年如此不如意呢?答案与他晚年的具体境遇有关。 晚年的宋子文曾在美国试图组建“新内阁”,他为此多番奔走,甚至和顾维钧商议了新内阁的细节,比如军事方面请美国派军队干预;政治方面,则组织由留美学者组成的内阁等。就连新内阁的首脑人选,他们都想好了,就是胡适或者吴国桢。 为了组建新内阁,宋子文甚至还拜访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没错,就是毛泽东文章《别了,司徒雷登》里头的司徒雷登。 在美国人的支持下,宋子文的新内阁名单一度都拟好了,总共50人,这个名单通过司徒雷登转交给了美国国务院,美国国务院对此很感兴趣。因为此时他们对蒋介石、李宗仁都很不满,很愿意重新扶持一个政权,宋子文无疑是最佳人选。 然而,新中国的成立将宋子文的重组新内阁计划击得粉碎了。 此后,败退台湾的蒋介石曾邀请宋子文赴台继续参政。可宋子文是蒋介石的姻亲,他太了解蒋介石是什么人了。他确定,自己若真的回台湾,他在美国组建新内阁的事,一定会成为一个雷,这个雷说不定会炸得自己粉身碎骨。 基于这种考虑,宋子文拒绝了赴台参政的想法。后来,他虽然于1963年带着夫人赴台,却只是走亲访友,仍旧拒绝了蒋介石邀请他参政的请求。 宋子文拒绝蒋介石的邀请,并非因为他不想从政,而是因为心里有顾忌,他本人的性格是绝不甘心做寓公的。所以,晚年的宋子文经常长吁短叹,哀叹命运不公。 1969年,他心爱的弟弟宋子安的突然暴毙,给了他致命一击。尤其,因为政治的缘故,他的大妹妹宋霭龄、二妹妹宋庆龄、三妹妹宋美龄都未来参加其葬礼,以至于六兄妹错过了人生最后的一次团聚机会。 想到宋家六姐妹如今四散各处,且再也不可能团聚,宋子文在弟弟葬礼上哭得泣不成声,他感受到了无尽的悲凉。 参加完宋子安葬礼后,宋子文变得越发沉默寡言,有时候,一天竟然说不了三句话。可见,其心里的苦闷之甚。 宋子文晚年极其苦闷,与他想念故乡也有很大的关系。他一直非常想念老家,这种想念,随着他年纪的增长不断变得强烈。有家不能回的苦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宋子文。 宋子安过世一年多以后的1971年4月23日,一直消沉的宋子文突然心血来潮想和老友爱德华·尤聚会,于是他带着夫人前往爱德华府上与之欢聚。 那日的宋子文看起来很高兴,老友欢聚,难免多说了些话。对于平日不常说话的人而言,突然多话,且还是在餐桌上边说边聊,这本身就是比较危险的事。聊到激动时,宋子文突然被一小块食物噎住,继而突然倒地,无法呼吸,没几分钟,他就一命呜呼了。 医生对他的死因检测结果是:因小块食物堵在他的气管里,导致他因呼吸衰竭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宋子文死后,宋家大姐宋霭龄、二姐宋庆龄、三妹宋美龄皆未出席其葬礼。这样的结果,想来也是宋子文死前能预料到的。 因想落叶归根,宋子文死前留下遗嘱:灵柩不下葬,只暂厝在纽约州北部的佛恩崖公墓的地下室,以备将来安葬祖国。 可叹,宋子文至死都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他深爱他的国家,并一生未改变其国籍。在他眼里,美国再好也不是家,终是异国他乡……
